资源简介 4.1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场所,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②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生发保护生物、爱护环境的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导入: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大家知道为什么会这么说吗?学生: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教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光合作用。2、新课教学教师讲述:光合作用的发现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起点是在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的海尔蒙特做了一个简单而有意义的实验,开启了人们探索光合作用的漫长历程。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他的实验过程。(PPT介绍)通过实验海尔蒙特认为柳树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在当时来说,海尔蒙特的实验很精彩,但他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却不准确,因为他忽视了一个与柳树生长密切相关的条件——阳光。今天我们就从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开始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请同学们把书打开,了解教材第53页的实验。教师:这盆天竺葵(展示),我已经提前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大家看到上面的页片有一些用黑纸片夹住了一部分,正反两面都加紧了,然后我又把这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了3到4个小时,现在我们就按照教材的要求操作实验。(操作)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来解决几个小问题:(PPT “你知道吗”)关于酒精:(1)酒精的作用:溶解叶绿素,使叶片脱色,使实验结果易于观察(2)酒精是易燃品,盛有酒精的小烧杯必须隔水加热(3)酒精易挥发,所以加热时要加盖子关于碘酒:你有那些了解?(让学生回答) 关于暗处理:你知道目的是什么吗?(可让学生回答)教师:为什么要对同一片完整叶片中的部分遮光?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完善(取出叶片,漂洗干净,滴加碘酒)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回答:学生:略教师: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学生:淀粉教师: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下面我就要来看看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了。(PPT)家里种植的花草如果长时间放在黑暗处就会死去。小麦在子粒形成期间遇到阴雨天气,就会造成减产,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学生思考、回答:因为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如果植物长时间得不到光照,就不能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有机物。植物的果实种子里积累的有机物会减少,植物体内原有的有机物逐渐被消耗,植物体生命活动因缺少有机物而失去能量支持,所以家养的花草长期放在暗处会死去,小麦子粒形成期间遇到阴雨天气会减产。教师讲述:那么,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除了制造有机物以外,还能其它的产物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一个动画。(PPT演示普利斯特里实验)在普利斯特里的实验中,他认为植物可以更新由于蜡烛的燃烧和老鼠的呼吸变的污浊的空气,但是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人们还不知道植物更新的是空气中的何种成分。直到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又进行了一个实验,才终于弄清楚了这个问题。(视频演示:金鱼藻实验) 教师:在这个视频中,关于火柴,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学生:快要熄灭的火柴在移到漏斗口后,又重新燃烧起来了。教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猜测。。。教师:因为氧气可以助燃。通过这个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产生氧气。教师:那么,氧气是在绿色植物的哪个部位产生的呢?是不是所有的部位都能产生氧气呢?学生:疑惑。。。(PPT演示恩吉尔曼实验)教师:在这个实验中,好氧细菌都聚集在什么周围?学生:叶绿体被光照到的部位周围。教师:说明在这些部位的周围存在着什么?学生:氧气教师: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氧气是由叶绿体产生的教师:结合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更进一步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教师:好,通过以上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现在可以了解光合作用这四个字所包含的含义是什么了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学生齐读)在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并且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3、课堂小结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PPT,学生总结)光合作用的条件:阳光光合作用的原料:水、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3、课堂巩固练习教师:下面我们来做几个联系,看看同学们有没有掌握今天学到的知识,能不能活学活用。(PPT呈现练习题)(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D )①用酒精去掉叶绿素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A.②④③⑤⑥①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④③②⑤①⑥ 2、我们把绿色植物称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其原因是绿色植物( D ) A.是绿色的 B.产生二氧化碳 C.吸入氧气 D.制造有机物3、分别于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一株植物上相同位置摘取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的3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脱色后用碘酒处理,结果最可能是( B )A.早晨摘取的叶片颜色最深B.傍晚摘取的叶片颜色最深C.深夜摘取的叶片颜色最深D.3片叶子蓝色深浅程度一致4、光合作用的过程包含两种变化:一是物质转变,即 水 和 二氧化碳 等结构简单的无机物转变为结构复杂的 淀粉 等有机物;二是能量的转变,即 光能 转变成 化学能 并储存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板书设计:4.1 植物的光合作用(1)1.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2.阳光与氧气的关系3.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4.光合作用的概念四、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