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学科年级:七年级上册教材版本:苏科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是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在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后,学习本课,难度不大,但重要的是情感教育,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圈的重要性,从而保护生物圈,爱护生物圈,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二、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3.了解收集资料的方法,初步尝试进行资料的分析和处理。4.培养观察、思维、表达和合作学习的能力。5.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的知识面不是很广,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欠佳(图片收集),教师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整理资料,引导学生探究,感受生物圈的重要性。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图文资料和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得出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惟一家园,培养学生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关注社会热点,热爱家乡等感情,增强学生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通过资料分析感受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惟一家园,从而使学生确立保护环境的意识。难点:理解生物圈的唯一性。让学生学会收集、处理图文资料,并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重要方法,在本节课中如何对图片资料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和表述,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动画“地球之歌”,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情绪,从而引出课题。观看动画:迈克尔.杰克逊的“地球之歌”。思考:画面中地球被继续破坏,生活着的生物将怎么办?我们会有新的生存环境吗?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忧伤的画面和旋律中,触动心灵。【自主学习归纳总结】指导学生阅读。出示视频:生物圈出示生物圈范围的图片,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总结生物圈的范围。阅读课文,收集信息。观察视频、图片并查阅信息库,说出什么是生物圈以及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上部。通过阅读课文,观察视频、图片,收集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小组合作,交流共享】引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举例列出生物圈中生存的生物种类。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在不同星球上生活的角色。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观看生物圈二号的视频,阅读课本44相关资料,比较物圈Ⅱ号和地球。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完成课本讨论题。举例说出生物圈的三个圈层中各有哪些生物生存。学生扮演,游戏。学生观看视频,阅读,分析,讨论,交流,总结;从而得出人类目前无法建立一个人造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给学生创造游戏,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大胆参与的能力。教师设置问题:“那么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哪些必不可少的条件呢?”,课件出示图片素材,引导学生总结:生物圈为我们提供了阳光,水,营养物质和适宜的温度等。【拓展延伸,情感渗透】教师播放生物圈遭受破坏的FLASH动画,让学生观看,感受人类生物圈的破坏。提问:①你还知道生物圈遭受了那些破坏?教师引导学生网络查询,说出在整个生物圈中,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最大。②教师播放一些已经遭到人类破坏且无法恢复的生态系统的影片或对比照片。学生分析图片资料,分析,讨论,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学生互相交流,演示在自己的身边有哪些人为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如:白色垃圾,汽车尾气,大量砍伐树木,不节约用水,滥捕乱杀野生动物等。学生观看图片资料后,表现出对被破坏环境的痛惜及对破坏行为的憎恨。培养学生观察,交流,表达的能力。通过大量的环境污染图片激起学生对我国环境现状的担忧。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保护环境的例子,并提问:作为中学生,能为保护生物圈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教师引导学生保护环境,从校园开始学生以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从我做起。【课堂小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小结我们要保护生物圈,破坏生物圈最终受到惩罚的是人类自己。学生从知识和情感方面,畅所欲言表达交流,情感渗透高峰。【随堂练习】教师通过练习及时反馈信息,体现学习的愉悦性。学生反映积极,思维敏锐。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巩固【作业】请以 “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题,办一份关于保护生物圈的版报。开放性作业延时作业七、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知识你还有不明白的吗,要及时记录下来,继续查找获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本节课的重要概念你在课堂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阳光大气圈底部 营养物质水圈大部 为人类生存提供的条件 温度岩石圈上部 空气 生存空间 启迪九、实践反思 1.以教师的“导”为主导,学生的“学”为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讨论,观察、阅读,思考,运用视频,图片等与信息技术融合。2.学生能踊跃参与,达到爱护生物圈的情感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效率高。改进: 由于我校刚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所以改进后可以用交互式白板,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演示,讲解自己收集的材料,参与到教学中。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高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