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教学设计学科生物年级八年级授课教师课题§17.1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举例说出动物通过运动适应环境;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表达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知道动物运动的意义,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自然、保护环境、团结协作的情感。教学重点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举例说出动物通过运动适应环境;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动物的运动形式与其特有的形态结构密切相关。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课件、视频、练习题、学习卡教 学 活 动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习了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和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领略过它们的“飒爽英姿”。那从运动的角度看,动物、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天高任鱼飞,海阔凭鸟跃”,这句话对吗? 3.出示课题并书写板书《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 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二、共同探究、构建新知、合作交流“动物的运动形式” 动物的运动多种多样,同学们首先通过观看课件中的图片来了解更多的动物运动。课件展示:动物运动的图片。 探究活动一:列举动物的运动形式 同学们对动物的运动形式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自己刚才在课件中看到的或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动物运动形式,开始我们的信息交流活动。并把交流的结果记录在自己的学习卡中。 活动小结: 1.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2.动物的运动形式适应于一定的环境; 3.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 认真观看课件中的图片,注意记录。小组成员组内信息交流,讨论,并把交流的结果记录在自己的学习卡中,准备全班展示。 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三、讨论互动、深入探索、融合分析“动物运动的意义” (一)探究活动二:讨论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 1.观看视频并结合教科书P78的“图17-4鸟的形态结构示意图”总结出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并把交流的结果记录在自己的学习卡中。 2.分小组进行全班展示。 (二)出示动物通过运动捕食、迁徙等画面,出示思考问题: 1.“秋去春来”大雁为什么要长距离飞行? 2.猎豹奔跑时为什么速度那样快?3.草原上的一些食草动物往往奔跑迅速,这对动物有什么意义?(三)小结: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那些不能适应环境的动物会被环境淘汰。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图17-4,认真归纳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分小组进行全班展示。 观察动物的运动形式和环境,感受到每种动物的运动形式与环境的重要性。 归纳总结出动物运动的意义。四、交流讨论、深入探究、融合分析“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1.课件演示动物运动的动态图片。 2.出示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能量是如何转化来的? 3.组织学生讨论思考问题。 4.出示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示意图,后与学生一起分析能量来源示意图并得出下面的结论: (1)能量来源于食物; (2)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3)人和动物运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TP。 仔细观察课件中展示的图片,积极思考课件中展示的讨论问题,后小组讨论这两个问题。 与老师一同分析能量来源示意图并总结出结论,后认真做好课堂笔记。五、巩固 拓展 1.猎豹与羚羊的故事对人的启示; 2.完成学习卡中的练习题。 迅速完成相关练习。六、知识 梳理 教师引导,梳理本节知识要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七、板书 设计§17.1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 一、动物运动的形式 1.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2.动物的运动形式适应于一定的环境 二、动物运动的意义 1.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 2.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繁衍 三、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1.能量来源于食物 2.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3.人和动物运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TP八、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