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输出血液的泵——心脏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心脏的位置和形态。2.描述心脏的结构,以及与其相连的血管。3.描述心脏的功能。(二)过程和方法:1.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等探究能力。?2.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己有的知识和经验构建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 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二)教学难点:?? 心脏瓣膜的位置及其开启、关闭与心脏内血流方向的关系三、教学思路设计第一课时学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关键是分清心脏的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学生感知、观察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充分利用图形及视频指导学生观察心脏的外形和内部结构、房室瓣和动脉瓣的着生位置以及通过学生感知左右心房壁、心房和心室壁的厚度。通过上述的活动,让学生形成生物中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四、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启发、观察、对比和综合的方法,采用问题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利用课件,实现图、文相统一,真实、形象、生动地展示生物体的结构,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问题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媒体选择课件 、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视频六、教学过程设计Ⅰ创设情境导入:教师:在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条生命长河,它时刻奔流不息,源源不断地给我们体内的组织细胞送去营养物质和氧气,并带走由组织细胞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那么这条生命长河是什么呢?在这条河中流淌的液体又是什么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教师:是的,这条长河是我们身体内的血管,血管中流淌的是血液。这条长河的神奇之处是其中的“河水”既能顺流而下,也能逆流而上,那么是谁给它如此巨大的动力呢?学生:心脏 Ⅱ新授课过程:活动一:感知心跳教师:请同学们将右手放在胸部左侧,感受心脏的跳动。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心脏的更多知识呢?教师:通过学生的反映引出新课题(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活动二、慧眼识图展示:心脏的位置图问:从图中你们能够判断心脏的位置和形态大小吗?师生交流问题并归纳:位置: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 形态大小:形如桃,大小如本人拳头。活动三:合作与自主学习教师:预习课本六十一页到六十二页,观察心脏的结构图,并对书上讨论题进行思考,最后由学生代表回答问题。1、心脏能够不停地收缩和舒张,原因何在?生:心脏壁是由心肌组成的,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2、心脏内部有几个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生: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总结:上房下室,上下相通,左右不相通。3、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哪些血管相连?生: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左心房连接肺静脉。总结:房连静,室连动。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何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何不同?请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生: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心脏壁越厚,收缩、舒张力就越强,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心房,右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而左心室收缩把血液泵至全身。总结:房壁薄,室壁厚,左室壁最厚4、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是否有一些特殊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生:动脉瓣: 存在于心室和动脉之间,朝向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房室瓣:存在于心房和心室之间,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观察心脏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当房室瓣打开时,动脉瓣是闭合的;当动脉瓣打开时,房室瓣是闭合的。所以瓣膜的可以防止血液的倒流。5、心脏的结构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心脏有什么功能能?我们的心脏时刻在跳动,每一次的跳动都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左右心房同时收缩,将血液压入心室。左右心室同时收缩,将血液泵出心脏。所以心脏是输出血液的泵。Ⅲ、课堂练习Ⅳ、小结1、心脏壁主要是由( )构成的,所以它具有( )的功能。2、心脏有( )个腔,分别是( )( )( )( )。3、心脏的四个腔之间上下相通,左右不相通。左心室连接( ),右心室连接( )。左心房连接( ),右心房连接(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相连的动脉之间有( )的瓣膜。且房室瓣朝向( )开,动脉瓣朝向( )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也就是只能从心房流向( ),从心室流向( ),而不能倒流。Ⅴ、作业布置:1、预习第二课时 血液循环途径七、板书设计第三节 输出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上房下室右心房 左心房 上下相通 房室瓣 房室瓣 左右不相通 房连静右心室 左心室 室连动肺动脉 主动脉2、瓣膜的作用:防止血液倒流3、心脏功能:将血液泵出心脏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包括心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所涉及的概念和名词也比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先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的,活动起来才能有序,并从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知识点的教学,主要通过学生活动(分组观察、思考讨论)来完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教师的适当总结,也使他们对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既能很好地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观察、思考、协作解决问题等能力。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进行充分引导点拨,更好地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