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上生物 3.2生物生存的家园 生物圈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七上生物 3.2生物生存的家园 生物圈 教案

资源简介

第2节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能力目标
收集资料,培养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模拟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抵制破坏环境的行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分析、模拟实验等感受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教学难点
理解生物圈的唯一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收集有关资料、图片
教学方法
图片分析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在本单元的开始我们就见到这样的一段文字,从太空遥看地球,地球是一颗披着蓝色“面纱”的美丽行星。然而,地球上真正美妙动人之处,却是蓝色面纱下绚丽多彩的生物圈,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
为什么要说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家园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生物圈的问题。
活动一:生物圈的定义、范围
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生物圈的范围。
1、分析什么是生物圈,其包括的范围及各个圈层的特点。
小结: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它只是以海平面为标准的话,向上23千米的高度,向下11千米的深度。
2、举例说出生物圈的三个圈层中各有哪些生物生存。

活动二: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
为什么我们说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家园?这个家园到底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的条件?
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
(1)“万物生长靠太阳”
(2)“水是生命的源泉”
(3)“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思考:生物圈还为生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
小结:
生物圈还为生物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土壤等。
多媒体展示图片:展示例题,【例】
活动三:生物圈的破坏
生物圈对生物是很优待的,对人类是友好的,那么人类是怎么样对待生物圈的对待我们的家园的呢?
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大气污染、乱砍乱伐、水体污染、土地沙漠化等。
多媒体展示科幻片末日地球图片:
思考:如果有一天这种情况真的出现,我们该怎么办?
[www.xkb1.comm]
讨论第一种方法是否可行。
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
(1)月球上的客观环境:恶劣。昼夜温差达几百度,没有氧气,没有水,根本就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
(2)火星的客观环境:恶劣。特别是火星的尘暴,没有规律可循,有时一年风平浪静,有时一年持续几个月。
(3)水星的客观环境:恶劣。一滴水也没有。表面温度白天高达467℃,晚上低到-183℃。距离太阳太近,辐射非常强烈。
(4)金星的客观环境:恶劣。大气97%以上是二氧化碳,表面温度高达465至485℃。气压很高,约为地球的90倍。
讨论第二种方法是否可行
多媒体展示资料:生物圈II号
思考:
(1)为什么把这个实验基地命名为生物圈2号?
(2)科学家们为什么要提前撤出?X k b 1 . c o m网]
(3)实验的失败给了你什么启示?
迄今为止,在茫茫宇宙中,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的惟一家园,只有善待和保护她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否则,人类无路可走。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告诉我们:凭借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人类还不能造出一个与地球生物圈一样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生物圈。
活动四:关注环境保护
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
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采取的一些措施以及取得的经验和成就。
思考:结合所学的知识,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课堂小结
我们从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将起,谈到了它给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但是人类反而在污染着生物圈。于是我们就看了看当生物圈被污染得不适合人类居住时我们可以怎么做,结果两个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最终我们的明智之举还是保护好我们的地球,保护好我们的唯一的生物圈。
板书设计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一:认识生物圈
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二:生物圈提供的生存条件:
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土壤等
三:我们现在的环境状况
四:分析“生物圈II号”
生物圈是生物共同生活的的惟一家园
引导学生说出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讨论生物圈的各圈层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特点。
分析图片(1)(2)(3)了解到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还有空气、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土壤等。
及时巩固
学生深思:人类用种种的方法来污染环境,真的很让人痛心。
学生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
(1)到其他星球上。
(2)再建造一个。
学生讨论月球、火星、水星、金星等能否适合人类居住。
得出结论:其他星球上没有水和氧气的存在,温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也没有食物来源,人类是不可能生活的。
学生分析资料讨论、回答问题:
(1)为了和地球区别开来,把这个实验基地命名为生物圈II号。
(2)空气变坏了,危害科学家的健康,所以要提前撤出。
(3)人类无法建造一个生物圈。
得出结论:凭借现有的科学技术条件,人类还不能造一个与地球生物圈一样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的惟一家园。
通过相关图片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学生讨论得出从身边的小事坐起,做一些保护环境的力所能及的事。认同: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