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节 鱼学情分析(1)知识背景? ? ? ?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动植物个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理过程;人的七大系统;无脊椎动物的六大动物类群等内容。这些学习经历,不仅让学生具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也让学生认同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适应环境”等生命观念。(2)能力基础? ?? ? 八年级的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初具雏形;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能力。例如:已经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等。但对于动态或抽象的生理过程的认识有困难。(3)意识态度? ? ? ?八年级的学生朝气蓬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湖南省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鱼”对于湖湘儿女而言,不仅是餐桌上的可口佳肴,三湘四水中一个个灵动的生命,更是我们的朋友,长期以来“鱼文化”和“湖湘文化”早以一脉相承。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概念。(2)通过探究鱼类的外形、运动和呼吸的方式,说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3)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等方法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2)通过对照实验探究鱼的各器官在运动中发挥的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2)认同科学技术服务于生产实践,爱护动物和环境。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鱼的外形,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说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2.教学难点探究鱼的运动方式和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法,首先通过实物、图片素材,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感知鱼的外形、结构,再通过观察法、实验探究法,以小组合作方式,帮助学生构建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接着,以有趣的希沃课堂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鱼的主要特征。最后,通过课堂反馈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新闻“女子鱼刺卡喉丧命”,提问:鱼刺属于鱼的什么结构?提示:鱼刺是鱼骨骼的一部分。模型建构-脊椎动物1.展示鱼的骨骼标本及鱼的骨骼图片引导:在骨骼之中有一条纵穿全身的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在图片中用红色方框指示)设问:还有哪些动物有脊柱?2.展示青蛙、恐龙、家鸽、家兔的骨骼图片3.总结:除鱼类外,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在身体内都有脊柱称之为脊椎动物。(板书脊椎动物)4.提示:还有一类动物,如蚯蚓,体内无脊柱,称之为无脊椎动物。(板书无脊椎动物)任务一:观察鱼的外形1.观察活动:(1)看一看鱼的外形,尝试描述鱼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2)看一看鱼的外形,仔细观察鱼有几种鳍?(3)摸一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2.生活链接:??流线型在仿生学中的应用。?任务二:探究鱼的运动1.观察活动:(1)观察鱼向前运动时,有哪些部位在运动?(2)观察鱼转向运动时,有哪些部位在运动?2.探究活动,设计实验方案:????? 提出问题:鱼是不是依靠尾部的摆动前进的呢????????????????????? ?作出假设:?鱼是依靠尾部的摆动前进的。??????????? 制订计划: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3.想一想:?鱼只靠尾鳍进行运动吗?其他鳍有什么作用?[观看视频]?????? 4.有人说,鱼只靠鳍进行运动。这种说法全面吗?小结: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任务三:探究鱼的呼吸1.探究呼吸的过程:(1)鱼是如何获得水中的氧气的?(2)溶于水中氧气依次通过了哪些结构?(3)流入口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发生哪些变化?2.鱼鳃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3.生活链接:情境分析,岸上空气中的含氧量,比水中要多得多,为什么鱼而离开了水,上岸之后,反而死亡?请结合鳃的特点,分析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小结:鱼的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认识鱼的多样性(1)利用希沃白板中携带的分类游戏,让两位同学来判断下列生物哪些是鱼?章鱼、鱿鱼、青鱼、草鱼、海马、鲸鱼、带鱼、墨鱼、鲨鱼、比目鱼(2)小结:鱼的特征。介绍“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回顾传统文化中“鱼元素”,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列举与鱼有关成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后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一个你感兴趣的具体问题,设计方案,并在课后做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