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两栖动物是一类特殊的动物,一从脊椎动物的演变历史来看,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二是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幼体和成体在生活环境、形态结构方面有很大不同。所以教材以青蛙为例,描述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全过程及特点。同时,教材又从生殖和发育角度,点出我们为什么保护青蛙和怎样保护青蛙。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由于自小接触过相关的童话故事或观察饲养过蝌蚪,学生都已知道青蛙是变态发育,但不能详细地描述它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从思维方面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所以要提供充分的显示蝌蚪发育过程的直观手段给学生观察,如录像或标本(因季节原因,不太可能取到实物)。这个年龄的学生好奇但好动,有参与意识但不稳定,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采用让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方式,达到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 了解两栖动物趋于衰退的原因。2. 过程与方法:1) 观看录像和观察标本的直观学习法。2) 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学习方法。3) 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评价。4) 续写新闻报道。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关注两栖动物的生存状况。2) 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生殖发育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及发育过程教学难点:两栖动物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有无不当之处?;展示图片“蛙声十里出山泉”,这是著名画家齐白石的作品,画面上缓缓流淌的小溪中,有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却不见青蛙的影子。从生物学角度看是文不对题吗?通过以上对比,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以青蛙为例学习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二)新授展示诗词《有约》提出问题:作者是在什么时间背景下写到的?通过预习思考下列几个问题:1.青蛙都能鸣叫吗?诗人在什么环境中能听到蛙鸣?青蛙的鸣叫有什么意义?2、雌雄蛙的报对对生殖有什么意义?3、青蛙的受精过程在什么环境中进行?4、青蛙的生殖方式是?5、青蛙的发育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吗?师生合作探究春末夏初,雄蛙为了吸引异性发出鸣叫。雌雄蛙报对有利于提高受精率。青蛙的受精过程在水中进行。青蛙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为变态发育。同青蛙一样,其它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两栖动物对于人类而言有没有什么有利的作用呢?青蛙是捕捉害虫的高手、蝾螈可以作为观赏动物和宠物……,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它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呢:资料分析:1 科学家根据地理学和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推断,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发展经历了由盛到衰的过程,如下表。距今大概的年数两栖动物发展状况 环境条件3.46亿---2.25亿年种类繁多,是两栖动物发展的繁盛时期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食物丰富2.25亿年至今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分布范围小。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沙漠,气候干燥。 2 《三成两栖动物未来堪忧,蛙鸣将成为历史》 据英国媒体报道,在最新一期《科学周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揭示:世界上有1/3的两栖类生物在未来100年内面临着灭绝,包括蛙类,蜥蜴以及蟾蜍将由于不可逆转的环境恶化趋势而消失。 分析材料,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小组合作续写《三成两栖动物未来堪忧,蛙鸣将成为历史》起头为:据资料分析,造成两栖动物趋于衰退的原因是:提示:结合自身原因和环境原因小组合作续写《三成两栖动物未来堪忧,蛙鸣将成为历史》关于两栖动物由盛到衰,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三)课堂小结 1、青蛙的生殖方式 2、青蛙的发育方式(四)当堂训练 1、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A.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B. 在水中生殖,在陆上发育C.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D. 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上2. 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 蝌蚪 B. 卵 C. 幼蛙 D. 受精卵3.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是在?( )。 A. 水中和陆地进行 B. 水中进行 C. 陆地进行 D. 母体中进行4.下列哪项不是两栖动物分布范围小、种类少的原因?( )。?A. 生殖发育在水中完成 B. 用肺呼吸C. 体温不恒定 D. 皮肤裸露能辅助呼吸5. 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 )。?A.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B.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C.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D.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6.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经历了( ) A.卵 胚胎 幼蛙 成蛙 B.卵 胚胎 蝌蚪 成蛙 C.受精卵 蝌蚪 成蛙 D.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7.雌雄蛙抱对时,进行体内受精( )六、课堂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