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目标】1.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过程以及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2.概述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3.关注人体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教学重点】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教学难点】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教学准备】制作幻灯片、视频、图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新课导入:“学生每天上课,憋尿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已经明确规定,教师要允许学生上课时间上厕所。”那么,憋尿有什么害处?哪位同学知道尿中主要有什么成分?是在人体的哪个器官中形成的?今天我们将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二)尿液的形成与排出活动一:为便于学生共同分析,可把课本图3-17投影到屏幕上(只出表1和表2),出示思考提纲:(1)原尿的成分与血浆的成分有什么异同?(2)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哪些成分可以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活动二:投影中出示图3-17中的表2和表3,出示如下思考提纲:(1)原尿的成分与尿液的成分有什么异同?(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什么成分全部或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教师应提示图中两个箭头(即表示滤过作用的箭头和重吸收作用的箭头)的含义。)完整的观看录像带(或结合模型),师生共同总结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三)本课总结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含量、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作用。练习:甲、乙两人去医院看病,尿常规化验结果如下表:尿样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脓球甲少量大量—极多乙大量—+++—学生根据平时的经验和知识,可以回答。学生经过短暂思考和议论,可以大致回答出部分内容(以上问题不要求学生回答完整,只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活动一:1.各小组结合课件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对比分析表1和表2中各中成分含量的异同,并进行讨论。对小组成员都不明白的问题,请求教师帮助。2.通过对比分析、观察和归纳,小组间相互进行表达和交流,得出结论: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了原尿。活动二:1.各小组结合课件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对比分析表2和表3中各中成分含量的异同,并进行讨论:2.小组间汇报分析结果,表达交流,得出结论:肾脏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最终得出结论:尿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理顺本节知识要点,总结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活动三:针对化验结果,小组分析讨论:(1)甲、乙两人的化验结果是否正常?(2)是由于肾脏中哪一种结构发生了什么病变引起的?(3)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注意泌尿系统的卫生和保健?课余活动:1.让学生通过图书、杂志、电视、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去自主查找有关人体泌尿系统的卫生和保健知识。2.让学生通过网络、文字、语言等媒介发布信息,达到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的目的。【板书设计】尿液的形成和排出1.尿液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尿液的排出:肾单位产生尿液→肾盂→输尿管→尿道→排出体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