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上6.1《食物链》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生物七上6.1《食物链》教案

资源简介

第6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1节 食物链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普遍存在捕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以及食物链的特点。
(3)知道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2. 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学生尝试连接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交流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确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
(2)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指导学生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2.理解食物链的特点。
3.学会正确书写食物链。
三、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卡片、带箭头的纸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动画,引导学生想一想:
1.用哪句成语来描述这段动画的内容?
2.这其中涉及的动物之间谁吃谁呢?谁又被谁吃呢?
3.它们之间存在的是什么关系?
4.请再列举日常生活中生物之间这种“吃”与“被吃”的例子?
(二)展开新课
谁吃谁
分析农田附近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活动1:卡片接龙竞赛规则
1.以8人为一小组,讨论出小组成员共同认可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2.卡片排序(注意:将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它的生物排在后面)
3.卡片接龙(用“ ”把它们连起来,注意一直连到最后一种生物才算完整,并且“ ”必须指向吃的动物。)
例如:青草 鸡 鹰 ,“ ”表示被吃。
师生共同点评并展示正确的食物链:
(1)青草 鸡 鹰
(2)青草 蚱蜢 鸡 鹰
(3)青草 蚱蜢 青蛙 蛇 鹰
教师运用青草 蚱蜢 青蛙 蛇 鹰,引导学生
构建食物链的概念:在一定的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
以以上三条食物链为例,师生共同归纳食物链的共同特点:
1. 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
2. 食物链通常是由绿色植物开始的,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3. 各条食物链中的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根据他们所吃的食物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运用所学食物链的知识思考:
1.毛毛虫 小鸟是不是食物链?为什么?
2.蝉 螳螂 黄雀是不是食物链?为什么?
3.鹰 蛇 田鼠 植物的食物链是否正确?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正确书写食物链的注意点:
1.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
2.用“ ”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
3.被吃的生物写在前面,吃它的生物写在后面,箭头必须指向后面的动物。
活动2:分析食谱中的生物
今天中午食堂午餐食谱:
米饭、西红柿蛋汤、土豆烧牛肉、青菜炒虾米
(1)分析食物来源于什么生物,并将这些生物的名称填写在表格中
植物类
动物类
米饭——水稻
豆油——大豆
鸡蛋——鸡
(2)小组讨论这些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写出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所写的食物链,学生知道人处于食物链的最末级,明确“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的观点。
列举现实生活中,人们捕捉青蛙成为盘中餐的反面事例,让学生说说这样做带来的后果,让学生明白我们要保护好食物链,也是为了人类自身更好的生存。
(三)反馈与巩固
1.下列动物中,属于植食性动物的是( )
A.青蛙 B.蚱蜢 C.狗 D.老鹰
2.下列各项中,常常是食物链中最后一环节的是( )
A.绿色植物 B.杂食性动物
C.植食性动物 D.肉食性动物
3.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
A.狐→兔→草
B.水稻→田鼠→鹰
C.草→牛
D.阳光→草→兔→狐狸
4.如图:
1.图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哪几条?写出最长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几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________________,它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植食性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鸡是______________动物,其中肉食性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