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人体的呼吸》磨课研讨活动记录-知识目标:1、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2、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能力目标:通过感知、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了解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懂得呼吸系统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懂得更加珍爱生命,培养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好习惯。重点:人体呼吸系统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人体呼吸运动的原理。难点: 人体呼吸运动的原理。一、引入课件展示图片宇航员、潜水员锻炼的老人、刚出生的婴儿等,强调呼吸的重要性。二、新课(一)感受呼吸1. 学生活动:感受呼吸。2. 体验:深呼吸时,我们鼻孔前面的空气有什么变化?我们的胸部发生了什么变化?3.过渡:想像一下气体是如何进出我们身体的呢?4.观察图7-5人体的呼吸系统模式图和图7-7肺的结构示意图。思考:(1)人体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 (2)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由哪些器官组成?你认为进入肺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的原因是什么?(3) 为什么说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请说明理由。肺的哪些结构特点有利于气体交换?5.指导学生完成相关题目。6.交流并小结。(二)呼吸运动1. 尝试自己解决:(1)胸廓由哪几部分组成?(2)人体主要的呼吸肌是什么?(3)呼吸运动包括哪两个过程?2. 学生活动:再次感受呼吸。体验:缓慢吸气和呼气, 胸廓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是什么力量使得胸廓运动的?3. 观察视频:模拟胸部呼吸运动 4.指导学生完成相关题目。5. 交流并小结。6. 动画演示人体呼吸运动,指导学生完成相关题目。7.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表格。三、拓展应用:1、你知道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增强人体的呼吸功能吗?某人不小心溺水导致呼吸中断,你会采取什么急救措施呢?2、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养成哪些好的卫生习惯?如:用鼻呼吸、吃饭时不大声说笑,不随地吐痰、不吸烟等。四、总结五、作业近年来,各大城市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引起许多呼吸系统疾病,有的甚至危及生命。请你对“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生活环境” 提供一些建议。(例如:限制大排量汽车、控制工厂的废水废气的排放,禁止吸烟等。)课外继续探究。第一轮修改记录第二轮修改记录第三轮修改记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