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植物的光合作用1.知识目标:⑴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⑵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2.能力目标:通过经典实验,培养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培养学生注重实验,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通过改装演示实验装置,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2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2.教学难点:??分析海尔蒙特和普利斯特利的实验。3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启发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讲解法、实验演示法4教学用具 实验器材、多媒体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创设情境:深呼吸,吸入的是什么气体?什么气体被人体利用?引入课题: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吗?5.1.2探究活动1 海尔蒙特的实验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本121页的内容,提出问题:1.海尔蒙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是否科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师:展示海尔蒙特的实验现象。生:小组派同学交流讨论问题。设计意图:1.创设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2.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3.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1.3探究活动2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本122页的内容,提问:1.普利斯特是如何做的实验?2.他是如何分析实验的?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生:自主阅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概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并思考普利斯特利是如何分析实验的。师:展示四个装置分别出现的现象。生:小组讨论装置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师:继续提问:为什么要设置四个装置?生:思考四个装置的意图,分析其中的变量。师:展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表。生:学生回答看到表格后的感想。设计意图:1.通过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让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并对学生强化对照实验的观念,分析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2.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5.1.4探究活动3 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师:播放“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视频,提出问题:1.试管中的一半是水?另一半是什么?2.如何检验该气体是氧气?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师:展示改装的实验装置。教师演示检验该气体是氧气。生:观察实验装置和描述看到的实验现象,并由学生代表再次进行演示。师:继续展示另一个有黑色布袋罩着的装置。生:思考两个装置的区别,并分析两个装置的变量。设计意图:1.便于学生直观观察课本上的演示实验。2.增加生物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有效进行。3.继续强化对照实验的观念。4.为光合作用的条件埋下伏笔。5.1.5探究活动4 光合作用的条件师:普利斯特利的实验需要在光照下进行,演示实验的两个装置形成对照,提问: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生:学生思考并回答。设计意图:得出光合作用的条件。5.1.6探究活动5 光合作用的场所师:提问: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吗?生:学生思考并回答。师:板书光合作用的表达式。生:1.齐读光合作用的概念。2.书写光合作用的表达式。设计意图:1.得出光合作用的场所。2.理解并记忆光合作用的概念。5.1.7练习反馈并总结 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5.1.8教学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