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的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2.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二、能力目标: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会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1.及解决方法;2.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教学准备】1.非典时期照片2.冠状病毒图片【教学过程】阶段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导入:以学生的生活实例引起兴趣提问:1.看到这些照片你能想到什么?2.谁能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回答。演示。设问:我们都知道非典型性飞檐是一种传染病。什么是传染病?危害是什么?在我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健康保健的今天,我们怎么预防传染病?思考。讲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以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白色恐怖”——非典为例,来认识一下传染病。介绍什么是传染病提问:1.非典最让你畏惧的原因是什么?2.同样是高死亡率,为什么你不害怕癌症呢?思考回答。讲述:这就是传染病的两大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设问:传染病传播的是什么呢?思考。讲述:这就是病原体。病原体可以是病菌、病毒甚至是寄生虫。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就是传染病。非典型肺炎是相对于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有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一般抗菌素治疗就有效。而2003年在我国部分地区爆发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因此也称为冠状病毒肺炎。病原体能不断地从病人或携带者体内排出,通过一定的方式达到新的易感染者体内,这就是传染病的传染性。同时,传染病多数会在某一地区的人群中流行,或者局部暴发,这指的就是它的流行性了。提问:依照传染病的特点,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哪些是传染病么?举例回答。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提问:请你回忆一下当时非典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回忆并回答。讲述:我们发现无论是什么传染病,最开始一定是有个开始传播的源头的,我们称这个传染的源头为传染源。提问:1.什么可以成为传染源呢?2.有了传染源就一定会传染开么?3. 非典是以什么方式传播的?(传播途径)4.当时政府采用的什么办法处理携带有非典病毒的携带者的?5. 当时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1. 只要携带病原体。2. 通过手接触眼、口鼻即会感染。 3. 隔离。4.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问:除了控制传染源,不让病原体蔓延,我们自己在家还做了些什么?开窗通风,及时消毒,出门带口罩,锻炼身体……讲述:在这些预防措施中,我们不接触传染源,及时消毒,这都是切断其传播途径的方法。但当时我们大家在什么地方?在家学习。提问:为什么那时候我们大家放假回家了呢?因为大家是小孩子,对病毒的免疫力不强。讲述:除了我们大家以外,婴幼儿、老年人和体制不好的人当时也是不易外出的。这样的人群我们称为一感人群。在流行病传播的时期保护易感人群不发病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讲述:1.讲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传染病流行有三个基本环节。2.最近在我国四川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链球菌病”,有谁知道如何针对其关键环节进行预防呢?1.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2.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的类型讲述:传染病的种类很多,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是这样几类: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以及体表传染病。自学:这几类传染病应该如何预防,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自己阅读一下 “传染病的类型”。【板书设计】传染病及其预防一、传染病的特点 : 传染性——病原体 流行性二、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类型: 呼吸道 消化道 血液 体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