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急救常识【学情分析】学习生物学的核心目的就是掌握正确的生物学知识,用以指导健康生活。急救常识是学生必须了解的常识,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相应的内容,但是在课堂上集体学习的气氛更好,知识掌握也更为牢固。因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急救措施如果不能实地演练,也要通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了解急救的方法和过程。【教学目标】1.列举遇到突发事件的紧急救助方法。2.运用一些急救方法对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进行处理。【教学重点】学习常见的急救措施。【教学难点】急救方法的演练实施。【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生活当中,难免遇到突发的意外情况。例如:由于煤气泄漏导致了煤气中毒,由于车祸造成了骨折等等。这些情况下,应该如何应对呢?简单点评学生的回答。学生讨论并发表见解(二)急救程序1.在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请开启绿色生命程序。第一步:判断意识。第二步:拨打急救电话。强调拨打电话时的注意事项:(1)说明患者基本情况。(2)简述最危急的病情。(3)讲清详细地址,如×街×号×楼×室。不要含糊其词,说在某某路口或某某商店楼上等。(4)报告呼救者姓名、电话号码,以防万一找不到时可与呼救者联系。(5)呼救后应派人在路口等候救护车。及时清除过道上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第三步: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A、B、C播放视频: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心脏复苏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口对口吹气法示意图,并结合视频讲解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的方法。总结:大脑缺氧4-6min,脑细胞将出现损伤;大脑缺氧7-10min,造成无法恢复的脑死亡。而正确的人工呼吸,可供应75%的氧气;正确的心脏按压,可供应70%的血液。所以,如果你有急救常识,当你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请伸出援助之手,30分钟就可以救人一命!怎样拨打急救电话?练习拨打120急救电话。看录像,学习急救方法,有条件可以现场做演练。(三)止血和煤气中毒急救生活中还常会遇到外伤流血的状况,我们该怎么办?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加压包扎止血图,指压止血图,止血带止血图,介绍一般包扎的方法。外伤创伤往往伴随出血,先要判断是什么类型的血管出血,在送往医院救治之前必须先做止血处理:1.毛细血管出血:渗出血珠。2.静脉出血:缓慢流出。3.动脉出血:喷出或涌出。4.静脉出血应在流血处的远心端包扎伤口;动脉出血应在流血处的近心端包扎伤口。5.内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我们经常听说煤气中毒事件,那么你知道怎么判断是不是煤气中毒呢?你知道煤气中毒的急救方法吗?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煤气中毒急救内容,播放相关视频及课件,总结发生煤气中毒时的注意事项和急救措施。学生说明自己处理外伤流血的方法。学生回忆有关血管和血型的知识,认可不同血管流血的状况,学会判断和处理。在课上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煤气中毒事件,阅读课本、观看视频及课件,了解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板书设计】急救常识一、紧急呼救:拨打急救电话二、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术三、止血法静脉流血:扎远心端。动脉出血:扎近心端。四、煤气中毒的急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