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设计高家小学 郑佩一、教材依据:本篇教学设计的题目为《确定位置》,属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3--64页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二节课内容。二、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也认识了简单的路线,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建立了一定的空间观念。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学生的座位图,使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统一标准的必要性,经历座位图抽象为方格图的过程,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体会数对与方格图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从而为学生渗透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符号意识,做铺垫,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坐标、一次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三、学情分析:确定位置的问题学生经常会在我们身边碰到,四年级学生对这一类问题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然而,学生不知道位置的表示方式,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之间接触的比较少,所以,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表示位置是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教学确定位置这节内容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再结合学生座位表,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学习确定位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为后期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四、教法学法: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大胆尝试,相互讨论,交流想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交流中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寻找位置表达方式的最佳方法,整节课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过程与方法:经历在现实生活中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确定位置,感受生活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六、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七、教学准备:奖品、教学课件八、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3分钟)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份奖品,要奖励给本节课中表现最好的同学,你们想得到这份奖品吗?(学生:想)我把这份奖品放在了某位同学的书桌里,你们能想办法找到吗?“怎样能找得快些? 老师告诉给你一条线索;在教室从左往右数的第四列的同学的书桌里。(学生马上去第四列同学的书桌里挨着翻看)学生发现这样找太慢,老师再告诉他一条线索,在第4个座位。(学生马上到第4个座位找到了奖品)看来只有先知道奖品的准确位置,才能迅速地找到。其实确定位置也是要讲究方法的,今天我们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吧。【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奖品,让学生尝试寻找奖品,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确定位置”需要知道第几列第几行,为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做铺垫。】(二)探究新知(35分)1、引出数对刚才老师提供了几个信息,才能迅速准确地确定奖品的位置?(学生:2个)是哪两个信息?(学生:第()列,第()个)下面是小明班上的座位表,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说说小明和小国的位置在哪里吗?( 同桌相互讨论,说一说。)竖排的位置我们一般称为“列”,横排的位置一般称为“行”,一般先说第几列,再说第几行(数的时候一般是从左往右数,从下向上数。)学生在本子上尝试写出小明的位置:第2列第4行,小国的位置是:第1列第1个。你们能不能想一个最简单明了的方法,记录下小明和小国的位置,同桌之间可以相互探讨。 (学生马上会想到用两个数字2和4表示,老师补充,給2和4中间加一个“,”再用括号将它们括起来)那么小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就是(2,4),2是表示第2列,4是表示第4行。小国的位置是(1,1)。【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直观又形象,通过让学生尝试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位置,再尝试概括出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和方便性;学生在尝试与对比,得出表示位置最优化的方法。“数对”的表示方法一般是先表示第几列,后表示第几行。通常要在两个数字外面加上(),中间用“,”隔开。】2、区分数对表示的意义说说小军的位置怎样用数对表示?学生很快说出小军的位置是(4,2)引导学生思考:1、数对(4,2)和(2,4)表示的位置相同吗?2、数对(1,1)中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学生讨论回答)。【设计意图:让学生区分数对(4,2)和数对(2,4)的不同,深入理解数对中两个数表示的不同意思,数对(1,1),中虽有两个1,但是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通过对比与讨论,帮助学生区分、更深刻地理解数对的意义,加深学生对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3、抽象方格图。其实在数学里,是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来表示物体确切的位置的,如果现在把每列的同学看成一条条的纵向的竖线,把每行的同学看成一条条横线,同学们想想会变成了什么样?(学生:全是格了)。(横的方向表示第几列,纵的方向表示第几行)找某个点所在的位置,我们一般先看横轴所对应的数,再看纵轴所对应的数。【设计意图:从现实中抽象出方格图,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4、说说自己和同桌的位置。你能用这两个信息说一说你的位置吗?(学生自己说一说)你能用这两个信息说一说你同桌的位置吗?(学生两人一组说一说)【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实例说起,经历探索交流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在方格图中找出相应数对的方法。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5、课堂练习这里有一起绑架案,你们想帮助警方柯南破案吗?要破案,我们必须要先找到密码锁。(1)、寻找密码锁。在方格纸上找出A、B、C三个点的位置(2)、找一找人质在哪里?在方格纸中找出每个位置对应的点。(3)、柯南要怎样走才能最快去救人呢?柯南现在的位置是(4,2),你能找到他的位置吗?人质在公园,他要怎样走才能最快去救人?你能帮她画出路线图吗?(学生自己思考完成)(4)、中国象棋你们会下吗?如果马走一步,它可能出现在哪些位置上?(马走“日”) 如果象走一步,它又可能出现在哪些位置上?(象走“田”)【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能运用今天所学知识熟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5)、知识拓展,介绍地球经纬网知识。 课件出示:在地球仪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南北两极点间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叫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2008年,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当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通过经线和纬线很快就找到了震源,国家领导人立刻指挥部队前往震区,展开营救工作。如果我们不能马上确定灾区的位置,那后果会怎样?(学生讨论)因此,确定位置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确定好自己的位置,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设计意图:数学知识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为学生拓展延伸课外的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6、课堂总结:(2分钟)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写数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一般先写横轴所对应的数,再写纵轴所对应的数) 你这节课的表现如何?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我们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只要你有一颗好奇的心,你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在等着你去发现、去研究!【设计意图:通过总结,突出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九、板书设计:确定位置(一)数对 第2组第4个------(2,4) 第1组第1个-------(1,1)写数对时:先写横轴所对应的数,再写纵轴所对应的数【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明扼要,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