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第22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生物的遗传 第1课时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说出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3.尝试用逆向推导法讨论基因的传递教学重、难点染色体、DNA、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基因的传递特点教学方法观察、推导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交流展示,探究引入】学生: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遗传现象。师生:总结遗传的概念【自主质疑,互动解惑】自主学习一:性状与相对性状遗传学家把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都称为性状。学生:观察比较课本P3图22-1,思考:1.图中观察到的是番茄和家兔的什么性状?2.对同种生物来说,同一性状在不同个体的表现都一样吗?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教师: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上一代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给下一代的呢?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回顾思考以下问题:1.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什么?简称什么?2.这种遗传物质的载体是什么?这种结构由哪两部分组成?3.你推测生物性状的遗传与这种结构有关吗?教师:生物的性状及性状的遗传与DNA和染色体有密切的关系,奥地利人孟德尔在研究生物的遗传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阅读课本P4小资料,思考:1.孟德尔发现豌豆植株的性状与上一代的性状之间有什么关系?2.通过十多年的研究和分析推理,孟德尔得出了什么结论?自主学习二: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学生:阅读P4,思考:1.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存在的数量有什么规律?2.染色体与DNA之间有哪些关系?3.基因与DNA之间存在什么关系?4.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结合P5图22-3,分析成对的基因在分布位置上有什么特点?师生总结: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关系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细胞核里有成对的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 自主学习三:基因的传递过程学生:观察P5 图22-4,思考: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是多少?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是多少?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有什么关系?2.人的受精卵里有多少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分别来自哪里?3.子女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和父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有什么关系?4.亲代的基因是怎样传递到子代的?5.尝试解释自己与父母相似的性状是如何得来的?教师:根据图示,孟德尔的结论成立吗?【分层训练,巩固提高】1.黄狗案例2.完成《补充习题》【归纳反馈,拓展延伸】1.概念:遗传、性状、相对性状 2.染色体、DNA、基因、性状的关系作业布置:《补充习题》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