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生物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定义。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不同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
(二)能力目标
尝试将所学知识与身边的实际问题相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
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
四、学情分析
二、学生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学生对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制作PPT。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课前检测”回顾已学知识,再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设置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如:影响牧草的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这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牧草生长的?为什么用网罩起来的牧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罩网的草却生长良好?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引入本节课题。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 生态系统的概念
学生回答生态系统的概念,举出生态系统的例子。
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它们都具备相同的组成成分,那么,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呢?过渡到生态系统的组成上。
(三)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组成
对于生态系统的认识是层层深入的,因此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入手。教师先通过大屏摸展示多种生态系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再以学生熟悉的农田生态系统为例让学生说出你在农田里都看到什么了?一个学生说的可能有限,让其他学生相互补充尽可能多地呈现出,。告诉学生正是这些成分构成了美丽的生态系统。接着引导学生,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将这些成分进行归类,并最终总结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如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气、水等。同时板书生态系统的组成。
【设计意图】: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入手,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方式层层深入。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细菌真菌所扮演的角色。
2. 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关系和所扮演的角色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分析资料。小组分析讨论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所扮演的角色,对于动物的作用,学生不太好理解,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相互作用实现物质能量的流动。
【设计意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所扮演的角色中,生产者和分解者相对较消费者难于理解,因此,在教学上注重根据解决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和情境。
在分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相互补充概括出什么是生态系统。教师提出问题,一片土壤是生态系统吗?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的真正内涵。
(四)课堂小结
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受到的启示
(五)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第四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成分 植物 生产者
动物 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