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3课时 营 养 午 餐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01、102页的内容。内容简析 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用表格和专家发言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9种菜肴的营养成分含量和10岁左右儿童应从午餐中获取营养物质的指标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让学生判断学校提供午餐是否合格、自己动手搭配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统计全班同学喜爱的6种搭配方案等活动。教学目标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科学、合理的午餐食谱。 3.懂得科学、合理搭配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与学法1.运用设疑引入法创设情景,体会合理搭配饮食的重要性,通过引导探究法、巩固练习法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交流归纳法、观察发现法、讨论总结法。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课件导入:教师准备一段关于饮食与营养搭配的视频,播放。师:民以食为天,每人都离不开吃。大家相互交流一下,一般我们的午餐吃什么菜呢?你知道这些菜的营养高不高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进入《营养午餐》。 板书课题:营养午餐。提问:一份好的午餐除了满足好吃的要求之外,有足够的营养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什么样的午餐最有营养?如何判断午餐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呢?学生自由讨论。【品析:从交谈中初步了解学生平时的饮食习惯,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图片导入:老师知道同学们个个都是小馋猫,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丰盛的美食,不过是图片哦。一起来看一下吧。(欣赏精美的菜肴图片,说出此时的心情)师: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菜?平时喜欢吃肉类,还是青菜? 你中午吃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吃得科学吗?合理吗?粗略地评价自己平时吃的午餐是否科学、合理。 老师想让我们班的同学都来做一个小小营养师,学习一些科学的配餐方法,为自己设计一份营养午餐。(板书课题:营养午餐)【品析:通过欣赏漂亮而丰富的图片,学生的兴致十分高涨,积极发言。】 生活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和父母一起去饭店吃过午饭吗?可能大多数情况下是父母点菜,你们想不想自己当家作主点回菜呢? 不过老师要告诉你,点菜也是一门学问,你们想不想成为一名特棒的点菜员、营养师或美食家呀?学过这节课后,你的愿望就有可能实现了,大家有兴趣学好这节课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运用数学知识合理配菜,使午餐符合营养标准,我们吃了才能身体健康,也就是解决营养午餐问题。(板书课题: 营养午餐) 师:请同学们跟我到学校的食堂去看一看,今天食堂师傅为我们准备了哪些精美的菜肴?出示课本情境图。【品析: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伏笔。】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认识评价食物的主要营养标准提问:如何判断午餐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先介绍饮食与儿童健康的关系,明确科学合理饮食的必要性。 教师课件出示资料,介绍儿童中由饮食不科学而引起的常见疾病:儿童肥胖症、偏瘦、贫血、智力发育不良、微量元素缺乏…… 出示营养专家的话。营养专家对儿童饮食的建议: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顿午餐中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应不超过50g。追问:不低于、不超过分别是什么意思? 明确:不低于是不少于、大于或等于;不超过是小于或等于。【品析:点菜是不能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点,点菜时也应该多考虑其科学性、合理性,为接下来的合理调配做铺垫。通过分析发现午餐菜肴要荤素搭配,使学生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2.了解午餐菜谱的主要营养指标 (1)出示教材第101页的午餐菜谱。师:现在大家用刚从专家那里学来的知识,以及营养成分表,判断一下A、B、C三份套餐是否符合营养标准?你们可以小组讨论一下,利用计算器、口算、估算等计算方法分析一下,然后告诉老师你们的讨论结果。(2)根据9种菜肴的营养成分含量表,算出每种菜谱中热量与脂肪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菜谱 A: 热量:1254+899+911=3064(千焦) 脂肪:19+15+11=45(g)菜谱 B:热量:2462+1020+564=4046(千焦) 脂肪:25+16+12=53(g)菜谱 C: 热量:1033+1095+497=2625(千焦) 脂肪:18+23+7=48(g)(3)对比主要营养成分是否符合标准(热量≥2926千焦,脂肪≤50 g) 菜谱A:热量3064千焦>2926千焦 脂肪45 g <50 g 符合 菜谱B:热量4046千焦>2926千焦 脂肪53 g >50 g 脂肪超标 菜谱C:热量2625千焦<2926千焦 脂肪48 g <50 g 热量不达标 3.动手设计要求:小组合作,根据9种菜肴设计满足10岁儿童营养标准的配菜方案(每种方案含3种菜肴)。小组合作设计,填写表格,全班汇报。由小组长进行整理,组织小组成员选出大家认为最科学、最合理的、得票最高的一种配菜方案,进行全班交流,并说出理由。选出全班同学最喜爱的6种搭配方案,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1)哪一种搭配所含的蛋白质最多?(2)你对班上偏胖或偏瘦的同学有什么好的建议?【品析: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让他们进行点评,找出问题,可进一步加深对营养搭配的认识,渗透极限思想。】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质疑:对于班上偏胖或偏瘦同学的饮食习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帮助学生了解:胖子要少吃肉,多吃青菜;为胖人搭配的菜谱脂肪要低,为瘦人搭配的菜谱脂肪要高一些等。【品析: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把课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体现“科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该怎样搭配午餐吗?小结: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饭后适量做一些有助于消化的运动。2.“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探究它的奥秘。【品析:通过小结,使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再次巩固知识,明确方法。】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示例:本节课在教学中,我从谈话了解学生的饮食爱好入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为自己设计午餐为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对课程知识的认识;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合作、讨论完成对营养午餐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数学思想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对营养专家指出的一些关于合格营养午餐的指标,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理想中的午餐”与“科学的午餐”的冲突,从而产生疑问,再通过同桌合作解决问题。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营养午餐的合理搭配上达成共识,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培养团队意识,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本次实践活动,了解班上偏胖或偏瘦同学的饮食习惯,看一看偏胖或偏瘦与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在分析问题时,主要应从营养的角度提出看法和建议。我的反思:?????板书设计营养午餐符合 脂肪超标热量不达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