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生物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题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课型
概念课
章节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二节
年级班级
初一3班
教学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及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理解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中所起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参与实验准备及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提高了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点,学生锻炼了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中所起的作用,提高低碳环保意识,从而树立爱绿护绿,低碳生活的理念。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呼吸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
对呼吸作用三个实验的分析;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教材
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通过观察种子萌发的三个实验来建构呼吸作用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
分析
1.知识储备
知道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能把化学能释放;光合作用能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释放氧气,但不一定会灵活运用。
2.能力储备
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设计对照实验能力及观察能力,但分析归纳能力较弱。
3.生理和心理特点
对实验有较大的兴趣,但透过现象去探寻本质的欲望不强。
教学策略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入归纳推理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对“呼吸作用”这一概念进行属性划分,分别对“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产生水”以及“消耗氧气”等属性部分特征进行实验和分析,让学生在合作、参与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明确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各属性部分现象及结论的综合,明确各属性之间存在关联,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概念,完成概念的初步建构。
教学资源
萌发的绿豆种子、煮熟冷却的绿豆种子、胡萝卜、苹果、鲜花、青菜、实验装置、PPT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知
1.引导学生复习光合作用。
2.设疑导入新课: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除了用于构建植物体之外,还有何作用?
3.展示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实验图,激发学生尝试用实验来证明呼吸作用。
回顾光合作用反应。
学生代表板书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倾听、思考
通过反应式,梳理旧知,为后面学生模仿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书写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奠定基础。

二、实验探究呼吸作用的过程
(一)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了能量。
(一)探究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
1.讲述小时候,体验到的植物发热现象,质疑感觉是否准确,引出探究题目。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变量、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准备、实验结果检测的方法及实验装置的组装。
3.请课前参与实验准备的学生上台读数,并尝试对实验数据分析。
4.总结: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萌发种子瓶内温度升高,说明种子萌发过程中释放了能量。
能量来自于有机物的变化。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另一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有机物除了用于构建植物体外,还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倾听、思考

根据问题尝试实验设计。
学生代表读数,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通过问题形式将演示实验改为让学生设计实验,学生在其中体验实验设计的原则和要求,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让学生通过数据直观感受能量的释放
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以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提问:伴随着这种能量的变化,细胞内的有机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引出活动(二)探究:种子萌发动过程中放出了 什么气体?
1.展示并介绍三种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尝试的三种实验装置改进方案。
推出同学们最为适合操作的实装置。
2.组织学生以小组完成实验:
(1)让学生观察瓶壁上是否有小水珠。
引导学生总结出呼吸作用会产生水
总结:呼吸作用会产生水
(2)提醒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总结实验: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带着新问题,进一步探究
其他同学通过观察现象理解实验原理。
比较不同实验装置的优缺点。
观察现象后思考。
一名同学上对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吹气。
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装置的改进让学生体验实验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培养创新意识。
(三)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三)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了什么气体?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28页,小组合作讨论导学案中的问题。
(2)提醒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尝试得出实验结论。
总结:萌发种子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
小组合作继续用同一个实验装置,将燃烧的蜡烛放入两个瓶中,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在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抛出问题:两个黑色袋中分别放新鲜菜叶和煮熟的菜叶可是忘记做标记,在不解开袋子的情况下,能否帮老师区分出来?
追问:为什么菜叶实验要用黑色袋子罩住?
思考讨论,提出解决方法。
运用所学实验原理解决问题。
联系光合作用知识
实验拓展
组织一些采用不同材料(胡萝卜、苹果、花、菜杆)进行实验的小组,介绍实验。
总结:植物的六大器官都会进行呼吸作用。
小组代表介绍采用胡萝卜、苹果、花、菜杆为材料的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材料拓展,建构概念。
三、
总结归纳呼吸作用的概念
?
?
?
?
?
?
1.展示三个实验的结论,归纳呼吸作用的过程:
2.请学生模仿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并评价学生的书写情况。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3.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呼吸作用是否需要光的条件。
展示实验设计表,让学生尝试实验设计。
通过展示实验结果总结呼吸作用有光、无光条件都能进行。
引导学生解答课本“想一想,议一议”
4.通过细胞结构中能量转换器的知识回顾,让学生确定呼吸作用的场所。
5.课件展示呼吸作用的概念。
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反应式,其余学生写在导学案上。

对照表格完成实验设计
回答植物夜晚也进行呼吸作用。
回答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
完成概念填空。
?
通过模仿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尝试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学习能力。
展示食物链。
提问:食物链上的生物如何获得能量?
总结: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分析食物链,通过追踪物质传递和能量流动得出结论。
新旧知识的联系
课件展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比的表格,组织学生完成。
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比较
利用表格训练学生的区分、比较和表达能力。
学以致用
列举人类利用植物呼吸作用的活动:田间松土,农田排涝,粮食晾晒,果蔬保鲜。
运用呼吸作用解释生活现象。
用所学生物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四、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作用
1.通过对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反应,引导学生发现在二氧化碳和氧气两种气体上的不同作用。
2.展示生物圈碳循环图,引导学生分析。
3.列举地球现状。
让学生谈在日常生活中,在护绿和低碳方面能做些什么?
分析反应式和碳循环图,认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作用。
表达观点和情感。
?
树立学生爱护植物的环保意识。
使学生认同低碳生活的重要价值,形成保护环境的迫切感与使命感。

随堂检测
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
第131页技能训练
思考,完成训练。
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留下悬念,激发学生课后探讨的兴趣:
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强,为什么?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反应式: 原料 条件、场所 产物
呼吸作用反应式:
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三、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