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校: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初一人数:21人 授课时间: 课题: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目标: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3、认同和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积极参与小组内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重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概述血液循环和途径及意义,说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难点: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观察心脏的结构模型。课前准备: 教师:1、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参考书目及网站。 2、心脏模型。 学生:1、课前访问是医生家长、朋友或从其他渠道及有关心脏、血液循环方面的资料。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导入新课第一课时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心脏外形 心脏的结构心脏有发达的肌肉,心脏分四个腔(像文字“田”)上房下室(上分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房壁和心室壁的薄厚不同,心脏内有瓣,心脏连接着血管。左右不通,如通会患先天性心脏上下相通,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如倒流会患风湿性心脏病。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学生按要求的动作,感受心脏的跳动体验生命的存在。比较两种状态下的心跳情况体会不同之处并表达。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展示心脏模型在教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学生操作,其他学生观察,学会辨别心脏的前后,并能分清心脏四脏的大致位置。按照教师的指导,学生观察演示。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完成教材68面“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四人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并作出评价。在老师引导下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讨论并总结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学生发挥各自想象并回答。学生思考归纳: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来自于心脏而心脏就像一个输送备注的泵。认真观看找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何收获?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1。将右手放在胸口左侧感觉心脏的跳动原地跳跃30s再次感受心脏的跳动关于心脏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心脏的位置和外形形状似倒挂的桃子,位于两肺之间,心尖偏向左大小似拳。教师口述纵向解剖心脏的方法。对照教材插图找到心脏的四个脏,并按教材中的讨论题的顺序观察。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通过比较心脏四腔壁的厚薄,能否说出结构与功能存在什么关系?播放视频片段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心脏瓣膜相当于“单向阀门”而心脏好两个泵分别支持着两个相互连通的循环共同规律。静脉——心房——心室——动脉把下腔静脉扎住,从上腔静脉注入水,水从何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心脏的功能。提问:在人的一生中心脏真的从不休息吗?把心脏比喻为加油站的油泵,心脏工作分三个阶段,即心房收缩,心室舒张,全心舒张。当心脏收缩时就是在工作,舒张时就在休息,心房收缩期0.1s舒张期0.7s,心室收缩期0.3s,舒张期0.5s而舒张时间比收缩时间长,于是心脏就有了足够的时间休息,工作起来就不累了。通过心脏每搏动一次所需时间的图解来完成此题。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心房心室收缩 舒张展示心脏是怎样工作的?及时收集反馈信息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知道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认同和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板书设计: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心脏的外形结构和功能、心脏的位置和外形及大小。位于胸腔,两肺之间,略偏左。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