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教学设计一、教学思路本节为一课时,讲的是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通过视频观看设下疑问“方便面能经常代替正餐吗?为什么?”引出两个知识点。然后分析书上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点分析图中的做法会带来哪些危害,让学生初步认识合理营养中的“全面”和“平衡”,并试着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然后通过微课介绍“平衡膳食宝塔”,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十条基本原则,进一步加深对合理营养定义的识记,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活动设计一份午餐,在通过评价自己的晚餐,加深对合理营养的理解。然后是通过视频介绍食品安全知识,依次从常识、消费和法律三个方面介绍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常识篇里从日常生活中的厨房卫生到预防食物中毒方面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尝试总结,消费篇通过食品安全标识介绍到小组活动探究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食品安全;第三点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学习认识到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完成知识目标。然后学以致用完成两道课后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之后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再进行练习巩固。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2、怎样做到合理营养3、日常生活中怎样关注食品安全能力目标:1、通过视频观看培养学生的分析及信息处理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及总结归纳能力。3、通过观察图片及实物资料观察等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总结归纳等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为家长设计一份营养午餐,帮助家长健康的生活,培养学生关心家长的情感。通过食品法学习,加强法律意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注食品安全。难点:什么是合理营养;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四、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吃”对学生来说是件习以为常的事,但如何“吃”才是合理的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食品安全从身边的实例引出,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紧密相关,但食品安全也是学生们容易忽视而又感兴趣的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2.学生知识和技能分析:学生在小学学过营养饮食和健康,本册第二章第一节讲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所以合理营养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通过图片分析观看视频,让学生分析总结适合他们乐于思考的特点,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对解决本节课的重点有很大的帮助。五、教学特色 本节课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解归纳,通过学生记忆的模式,采用分组讨论式教学,学生在认真观察和讨论的基础上思考、讨论,寻找答案,发表见解归纳知识,根据主要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有效形成重要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适当补充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六、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提问:方便面能经常代替正餐吗?为什么呢?这就与我们今天要学的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有关。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方便面的危害”了解收集信息。回答:不能。信息化资源使用及意图:视频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常食方便面的危害,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本节的相关内容。活动2【目标展示】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目标。学生活动:朗读并明确目标。信息化资源使用及意图: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活动3【自主学习】教师活动:播放图片出示问题;总结学生的回答:不合理的饮食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引出合理营养。引导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吃才是合理的,并板书,然后让学生看看我国营养学家制定的合理营养,利用微课展示“平衡膳食宝塔”引导学生分析:“平衡膳食宝塔”中的食物分哪几种类型? 学生活动:根据图片现象结合自身习惯回答问题,观看并分析图片,得出结论。学生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全面指什么?平衡又指的是什么?”说出自己是如何做到合理营养的。观看平衡膳食宝塔的微视频,认识宝塔各层结构并识记各层结构。信息化资源使用及意图:微课,加深对膳食平衡宝塔的认识。设计意图:结合自己的已有习惯,分析图中的做法错在哪里,初步认识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和必要性。根据已学知识认知新概念,引出重点。说出自己的看法,为下面的重点突破做铺垫。利用微课介绍“膳食平衡宝塔”,明确宝塔中的食物类型和大致比例,重点理解什么是合理的饮食结构?从而得出合理营养的真正含意。活动4【合作探究】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活动:爱心奉献: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学生活动:自主阅读学习教材34页《中国居民的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十条全面了解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小组合作,把自己组设计食谱写在磁贴上然后贴到黑板上,并作出评价。针对自己的晚餐利用已学知识作出评价。信息化资源使用及意图: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确活动任务。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利用刚学的知识点,用了磁贴来展示学生活动结果,并让学生评价,比电脑展示更直观。激发了学生兴趣,也就顺理成章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活动5【小结】教师活动:展示学生的晚餐。并小结合理营养。学生活动:针对自己的晚餐利用刚学的知识作出评价。 信息化资源使用及意图:图片,激发学生兴趣。设计意图:用已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与生活紧密相连,进一步强调重点知识,小结合理营养活动6【自主学习】教师活动:过渡:在生活中是不是只关注合理营养就足够了呢?那么食品安全知识你们知多少呢?播放有关食品安全常识的视频。展示书上图片提出问题学生活动:答:不是,还要关注食品安全观看视频识记视频中的知识点信息化资源使用及意图:视频,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如何关注食品安全的常识性知识:设计意图:视频中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的如何关注食品安全的常识性知识:从如何洗菜、食物选择和保存及预防食物中毒;到日常消费和网上消费时应注意哪些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三个方面介绍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活动7【自主学习】教师活动:总结日常生活中预防食品安全:净、透、分、消、密。关注了这些也难免会出现吃了东西后去医院的事情,我们该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呢?展示易发生中毒情况的图片。学生活动:结合图片和视频介绍回答日常生活中应从哪些方面注意食品安全。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及视频讲解说说该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小结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信息化资源使用及意图:图片,突出知识点。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启发学生日常生活中该从哪些方面注意食品安全,结合视频和图片进一步从身边的普遍问题入手让学生了解一些如何预防食物中毒。活动8【合作探究】教师活动:我们外出购物时有没有注意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呢?展示绿色食品和生产许可标志,展示有关食品包装带上信息的问题。学生活动:阅读分析、自主学习并介绍标志的意义,小组合作观察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内容,讨论总结找出问题的答案。信息化资源使用及意图:图片,明确活动目标设计意图:认识标志,懂得食品安全;培养孩子们观察分析能力及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找出购物时该从哪些方面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活动9【自主学习】教师活动:展示食品安全法。学生活动:自主阅读学习食品安全法。信息化资源使用及意图:图片,突出强调食品安全法。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法律意识活动10【小结】教师活动:幻灯片展示相关练习题。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信息化资源使用及意图:图片,明确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小结食品安全。活动11【总结】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概括本节知识点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信息化资源使用及意图: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节所学知识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梳理能力活动12【练习】教师活动: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并引导学生回答。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信息化资源使用及意图:利用幻灯片更直观,便捷。设计意图:检测学习效果,巩固训练。【板书】第三节 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一、合理营养均衡 按时三餐 早中晚餐能量3:4:3 二、食品安全 ㈠家庭食品安全 ㈡预防食物中毒: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人人参与,主动学习,在掌握足够的资料后再进行分析汇总,比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学生能动静结合,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很轻松,学生也愉快。优点:1、我录制了平衡膳食宝塔的微课,排除了网上视频带有音乐影响学生观看识记效果的干扰。2、在学生小组活动展示时,我采用了磁贴来展示学生活动结果,并让学生评价,比电脑展示更直观全面,激发了学生兴趣。3、对于重点的突破还应用了学生的晚餐图片,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激发了兴趣突破了重点。4、对与食品安全我处理为三方面,知识更系统化,学生更明确知识点。缺点:关于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知识点太多,就一课时的时间去介绍,总觉得有些欠缺。对于有关合理营养的的职业本节没有提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