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中 吴雪梅2017年3月7日§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的第一节,学好本节内容可为进一步学习下节课《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打下基础,做好知识铺垫。呼吸是维持人体生存的一项基本生理活动。学生本身知道只要人活着就离不开呼吸,鼻是用来呼吸的器官,但对呼吸时还有哪些器官参与,这些器官对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作用,了解比较少。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不仅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清洁,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储备,也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观察思考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但总体上表现为心理上的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模式仍然有明显的形象思维痕迹,对于枯燥的和深奥的描述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过渡的经验。针对这些情况,课堂中可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如多引用资料、图片,结合运用多媒体,多联系贴近生活的事例,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资料了解呼吸道的相关知识,增强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对呼吸道相关的生活事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 2.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难点 1.重点:呼吸道的作用。 2.难点:“资料分析”活动的组织和完成。教法与学法 1.教法:运用课件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资料,联系贴近生活中的事例,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通过观察、讨论、归纳等手段,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相关视频引入本节课的课题,接着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自主学习,总结出呼吸系统的组成,然后通过一个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地感受到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舒服,思考原因,从而过渡到呼吸道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的资料,先归纳出鼻子结构及相应的作用,然后举一反三,归纳出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及作用,最后总结出呼吸道的作用这一重要概念,增强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整个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关注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形成自觉维护环境中空气质量意识的情感教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疯狂原始人》中女主角潜水的画面,提问引发学生思考,继而引出呼吸的重要性。观看视频,思考:潜水需要憋气,那么假如编剧设计的场景是让女主角一直憋气下去,行不行?引用动画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自然地引出课题,使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一、呼吸系统的组成指导学生根据教材P41图4-26,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课件展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图片,遮盖器官名称,让学生抢答。观察图片,思考: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积极抢答,达成共识。利用教材中的信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思考、梳理知识等能力。二、呼吸道的作用1、气体进出的通道。2、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三、呼吸与吞咽的关系组织学生体验活动:捏鼻子、张嘴和不捏鼻子、闭嘴,比较二者的感受,从而引出呼吸道的作用。指导学生阅读41页资料分析1、2、3,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最终引导学生总结出鼻子的作用:具有保证气流通畅,温暖、湿润和清洁空气的作用。参考资料:多媒体课件演示:鼻骨和软骨、鼻黏膜以及鼻内毛细血管的图片。多媒体课件演示:北欧人和非洲人的图片,思考他们鼻子形状的特点,并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过渡:鼻子作为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具有这些功能,那么呼吸道的其他结构是否也具有?指导学生阅读41页资料分析1、2、4及42页的图片,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最终达成共识:气管和支气管具有保证气流通畅、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气管C型的软骨,气管壁的纵切图.多媒体课件演示:随地吐痰的漫画。补充的资料:哮喘病人和正常人支气管的图片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概括出呼吸道的作用。指导学生阅读42页资料分析6、7、8,出示肺炎、尘肺、沙尘暴天气和在有毒气体的环境中佩戴防毒面具的图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课件演示:呼吸与吞咽的关系,示会厌软骨的作用。 课件演示:声带的发音,示喉的作用。学生体验,描述感受。阅读资料,积极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1.鼻子有什么结构?2.这些结构在呼吸时分别有什么功能?观察图片,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巩固对鼻子温暖作用的理解。阅读资料,积极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1.气管和支气管有什么结构?2.这些结构在呼吸时分别有什么功能?思考痰是怎样形成的,并说出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说出哮喘发病的原因,并得出支气管具有保证气体通畅的作用。思考:通过资料分析,你能概括出呼吸道有什么作用?思考: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举例说明。这对你有何启示?思考:为什么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被呛着?结合学生自身的体验,自然地引出呼吸道的作用,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资料分析,交流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先分析鼻子在呼吸时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资料中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逐步引导,帮助学生建构呼吸道能保证气体的通畅和对空气的清洁、温暖、湿润作用这一重要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呼吸系统健康及环境中空气新鲜、清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吃饭时不大声说笑、青春期注意保护声带。小结引导学生回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对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新的认识?学生思考,阐述自己的认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巩固练习课件展示问题,当堂训练。思考并回答。当堂反馈,巩固提升板书设计§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二、呼吸道的作用 鼻 咽 1、保证气流通畅 呼吸道 喉 2、温暖、湿润、清洁空气。 气管 (有限的) 支气管 肺 三、呼吸与吞咽的关系 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