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本章的第一节至第四节重点阐明遗传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变异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遗传与变异的理解更加全面。 本节内容通过展示不同品种的生物,帮助学生认识到同种生物之间的变异,以及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教材进而通过“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与交流,明确不同品种、同一品种花生果实大小存在变异。最后根据已有的知识解释花生果实大小存在变异的原因,提出变异的类型。学情分析 知识上,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对基因稳定传递的一面具有一定的基础,这对学生认识不同生物之间存在变异的原因奠定基础。另外,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的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对同种生物间存在变异的原因。进一步突破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及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这一重点。另一方面,物理和数学已经对直尺的使用、平均值计算和曲线图的绘制进行了详细的教学,学生具备分析数据的基础。 能力上,学生对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并不陌生,具备一般探究能力。另外,学生具备通过测量获得数据的能力,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有限,难以独自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学生对探究实验有激情,有竞争意识,具备较强的小组合作能力。但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物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力目标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运用获得的数据说明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合作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同自然界普遍存在变异现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教学难点 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运用获得的数据说明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教学用具的选择和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大花生、小花生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量化评分表如下(附加分为回答问题+1,最快完成+5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加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展示明星家庭的图片://【提问】遗传与变异的定义。回答: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复习遗传和变异的定义,直接导入变异的授课。讲解新知识变异的特点展示孔雀存在变异的图片:/ 蓝孔雀 白孔雀【提问】你知道哪些生物变异的例子? 依次展示动物界、植物界和微生物界存在的变异现象:1.动物界/ 一对父子/一对双胞胎2. 植物界/微生物界甲型流感病毒大约每隔十几年发生1次大变异:1933~1946年为H0N1,1946~1957年为H1N1,1957~1968年为H2N2,1968年为H3N2,2013年3月31日为H7N9。【提问】动物界、植物界乃至微生物界都存在变异,说明生物的变异存在什么特点?小结: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过渡】为什么变异普遍存在?变异的原因是什么呢?举例:白色的老虎不同品种的菊花等观察各种生物性状变异的现象。思考回答:变异具有普遍性,广泛存在。由学生列举变异的例子,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大自然的变异现象。通过阐述自然界三界存在的变异现象,从变异分布广泛的角度明确变异的特点,利于学生自己小结得出。探究花生果实大小存在变异的实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材料大、小花生,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课题:为什么一份花生大,一份花生小?为什么大花生里有小的花生,小花生里有大的花生?(二)作出假设【提示】这是大、小两个品种的花生。大花生 小花生制定计划【问题串】设置问题串,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制定计划。怎样选择30粒花生?怎样区分大小不同的两个品种的花生果实?测量花生果实的哪个部位?/如何读数?/5.采用什么方法快速、准确的测量?6.得到测量结果后,如何比较?7.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怎样做?【小结】实验步骤:1. 取样 随机取30粒大花生、30粒小花生2. 测量 测量花生长轴, 四舍五入取整数,如33mm3. 记录 实验册P344. 数据处理(1)求平均值,比较大小大花生果实长轴长度平均值=30粒大花生长度总和/30小花生果实长轴长度平均值=30粒小花生长度总和/30(2)绘图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不同品种的花生,绘制折线图或柱形图,水平轴为果实长轴的长度,纵轴为样品的个数。注意事项:时间:13min小组分工合作 操作员:4名(2人测大花生,2人测小花生)记录员:1名绘图员:1名实施计划 教师巡视,及时解决问题。分析与结论1. 分析实验结果(1)汇总各小组的平均值,计算班平均值,比较大小,得出: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 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2)分析曲线图曲线有交叉,大花生中有比较小的花生,小花生中有比较大的花生。得出结论不同品种、同一品种花生果实存在变异。提出问题:为什么一份花生大,一份花生小?为什么两份花生颜色不一样?为什么大花生里有小的花生,小花生里有大的花生?为什么闻起来味道不一样?作出假设:不同品种花生果实间存在着变异。同一品种花生果实间存在着变异。 思考回答:随机取样通过测量长轴22.2mm三角板和直尺配合测量、圆规和直尺配合测量。计算大小花生平均值绘制大、小花生长度曲线图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1. 取样 随机取30粒大花生、30粒小花生2. 测量 测量花生长轴, 四舍五入取整数,如33mm3. 记录 实验册P344. 数据处理(1)求平均值,比较大小大花生果实长轴长度平均值=30粒大花生长度总和/30小花生果实长轴长度平均值=30粒小花生长度总和/30(2)绘图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不同品种的花生,绘制折线图或柱形图,水平轴为果实长轴的长度,纵轴为样品的个数。以实验探究过程为主线,通过实物观察,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提出探究的问题。教师引导师生共同作出假设,明确实验的目的。通过设置问题串,层层递进,明确实验步骤。教师引导,分析数据,体会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强调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体会科学研究中合作的重要作用。三、变异的类型【过渡】如何解释这种现象?1. 不同品种花生果实长度不同,这是因为 不同。2. 同一品种花生果实长度不同,主要因为 不同。小结: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思考回答:遗传物质、环境通过前面关于遗传的学习,学生能够自主发现不同品种、同一品种花生果实存在变异的原因。课堂小结变异的特点普遍存在变异的类型1. 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2. 不可遗传变异:仅仅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对新知识进行小结,构成知识网络。练习巩固砸金蛋分析资料说明资料中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还是不可遗传变异。(答对+1分)同种的小麦,在肥沃的土壤里长得健壮,在贫瘠的土壤里长得瘦弱。短腿的安康羊从正常羊中产生,短腿安康羊的后代也是短腿的羊。明星古天乐皮肤天生比较白,后为了造型和个人形象去专业的美容机构晒黑。光下生长的豆芽为绿色(右),放在黑色不透光的罩里生长的豆芽为黄色(左)。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妻生了一个患色盲的儿子。思考回答: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以砸金蛋加分的形式,调动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巩固新知识。板书设计生物的变异变异的特点普遍存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变异的类型1. 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2. 不可遗传变异:环境变化引起,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反思小结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量化评分,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缩短实验时间,使课堂高效进行,能够在一节课内完成实验。其中,应重视对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验结果中分析获得证明假设的依据,体验探究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但存在有些学生为了速度忽略测量的准确性,在巡视过程中应当给予指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