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教学设计(第2课时)江苏省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邰玉韦教学指导思想建构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用自主学习、动手实践、体验、观察分析、拓展活动等多种不同的方法在头脑中去主动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新课程的科学探究:新课程、新理念重视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科学认识和理解,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享受探究过程的乐趣和艰辛,感悟探究的思维方法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多元评价理念: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实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元和评价内容多元。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下的“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 这一重要概念的内容。课标要求的具体内容是: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课标提出的活动建议是:为班级或家庭中的植物浇水、施肥。“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是苏教版教材七(上)第3单元第五章第3节的内容,共3课时即“绿色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结构”、“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和“绿色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原理”。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探究能力基础。教学设想 1.概念线: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概念“绿色植物需要水和无机盐”;2.能力线:关注在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3.实践线:关注无土栽培技术对生活的改变;4.情感线:关注社会热点,培养爱国、爱军的情感和责任意识。教学策略1. 概念建构(一):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通过图片、演示实验、动画和概念图,让学生知道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以及知道水的部分作用。 2. 概念建构(二):绿色植物的生长还需要无机盐 进行思维碰撞,追问并引出绿色植物的生长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其他营养;实验得知营养物质是无机盐,进而引导自主学习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作用。3. 概念情感融合建构(三):绿色植物的生长更需要无机盐和水比例均衡 创设海岛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生活条件情景,通过思维冲突启发学生思考海水中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并不均衡,土壤又少,不适合种植粮食和水果;并引出无土栽培,也为后面的探究实验做好了情感铺垫。4. 能力和情感融合建构(四):学以致用、实验探究、提升素养 创设“为南海战士解决蔬菜水果、抽样检测南师大学生配置的营养液的是否合格”的情景,学生通过《探究待测营养液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活动,亲自参与方案设计和植物的水培过程,深化概念理解;感悟生物学的思想和方法,突破和解决重难点;同时活动中学生渗透了爱国、爱军情感,并培养了社会责任意识。5.总结点题:首尾呼应,抛出悬念。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通过图片、实验观察、动画、概念图、微视频、数据表格、案例分析、体验探究等,逐渐建构了 “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这一重要概念。2.学生了解了无土栽培技术(水培)的原理、基本过程。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视频、图片、数据和实验等,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2.在《探究待测营养液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中,通过“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方案设计”、“动手实验操作”“观察指标的确定”等,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和评价,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能够认同“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的观点。2.学生对水培植物会产生一定的兴趣。3.学生增强了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教学重点1.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以及其作用。2.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学会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学会设置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变量。3.激发学生产生水培植物的兴趣,关注无土栽培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学难点1.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以无机盐的作用;2.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动手操作,体验植物水培的过程,深化对概念“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的理解。教学方式图片、演示实验、动画、概念图、微视频、自主学习、讨论、合作探究、资料分析、启发、展示和评价等教学准备1.演示实验器具 2.探究材料和用具 3.探究活动单 4.概念卡片 5.微视频 6.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概念建构(一) 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图片太湖和沙漠植物鲜明的对比和问题:为什么沙漠地区的植物种类这么稀少?思考回答:沙漠地区水分不足,影响植物的生长。为设置悬念“水的作用”做铺垫。水的作用一:出示生活中现象熟悉的图片、数据和烘烤小麦种子演示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材料分析学生得出结论: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水对植物的三个作用,如实验演示、数据、动画、图片;概念图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有侧重点,帮助学生建构“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概念。水的作用二:呈现动画方式作用三:呈现生活中植物失水现象;概念图总结,抛出主题“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学生能够知道:水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水助于维持植物体的形态等作用,学生能够建构“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这一概念。概念建构(二)绿色植物的生长还需用无机盐对比图片和引发问题:吊兰与仙人掌哪个需水多?学生知道:不同绿色植物生长需要水量不同。连续思维碰撞和追问,引出绿色植物生长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其他营养;实验得知营养是无机盐;进而引导自主学习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作用,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对比图片,引发问题串:为什么生长在自来水中的吊兰没有在土壤中的长得好?土壤中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是什么?实验演示探究土壤中的无机盐,点题。问题和观察学长八5同学的探究实验,学生再进一步思考,还知道:绿色植物生长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其他营养即无机盐。自主学习,了解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并了解其作用。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自主学习 概念情感融合建构(三)绿色植物的生长更需要无机盐和水比例均衡几张南沙群岛图片,抛出两个问题:1.海岛上有水有盐,为什么不能种植蔬菜和水果哪?2.有没有办法帮助这些守家卫国的官兵们吃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学生知道:海水中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不均衡,土壤又少,不适合种植粮食水果。学生带着情感,利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想出各种办法,解决问题。创设海岛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生活条件情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由思维冲突引出“海水中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均不均衡,土壤少,不适合种植粮食和水果。”引出无土栽培,也为后面探究实验做情感铺垫。由小番茄树图片引发无土栽陪技术,并介绍无土栽培的原理。学生被硕果累累的图片震撼,激发了学生对无土栽陪技术及其原理了解的兴趣。能力和情感融合建构(四)学以致用 实验探究 提升素养情景:南师大生物系的大学生们,已配置了一批营养液,需要我们进行抽样监测。 设计方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完成两项任务。1.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 2.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图片或文字)分别展示与评价:(1)选材评价,三个原则呈现(2)小组方案设计评价(3)教师方案表格评价3.介绍幼苗培育的过程和动手操作,布置课后任务,讨论观察指标。4.总结、点题和悬念。1.领取探究活动单的任务2.小组合作,设计方案。(1)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2)写出或画出方案 3.展示、生生、师生评价 4.确定实验设计方案 5.动手实验探究。6.提出实验观察指标,布置在课后探究要求。7.深入思考新的问题和解决新的问题。创设“为南海战士解决蔬菜水果、抽样检测营养液的是否合格”情景,在《探究待测营养液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小组合作参与了植物的水培过程,感悟无机盐的作用,感悟生物学思想和方法,会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有效突破和解决本节重难点;同时学生渗透了情感,增加了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感。教学创新1.教学主线设计清晰 ,逻辑关系明确第一、二和第三板块,侧重了重要概念的建构;第三、四板块注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培养,侧重于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养等。2.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互相倚重,在实验探究的多个问题的追问下引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在自主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展示和评价方案等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进而又发展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3. 探究活动单的设计具有创新性探究理解单的设计具有创新性,既有教师的预设,又有学生的精彩生成;既有支架,又具有开放性;既是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又是实验探究能力评价工具的开发。4.教学方式多元化,使用恰当 图片精美震撼、演示实验突出到位、微视频解决难点、概念图清晰简洁、自主学习、讨论、合作探究等、以及资料分析、情感启发、展示评价等,教学方式多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5.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要大量图片资料来自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无土栽培的成果展示等让学生眼前一亮,具有很强的震撼效果和很强烈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水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后附探究活动单)第 小组《探究活动单》实验方案设计(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在选中的图片下方打“√” 2.实验方案设计:(文字或图示)二.动手实验三.观察记录:课后如实在表格中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相关拍照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