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主备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2、尝试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3、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力目标:1、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情感目标:1、感受探究的欢乐,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2、养成善于观察、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培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严谨科学态度。学习重点: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难点:尝试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学习方法:演示法、实验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一课时新课导入:科学小故事:弗莱明与抗生素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在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上有一块“污染”的菌落,而在这个菌落的附近竟然没有细菌生长,这是为什么呢?弗莱明对于这个偶然发现的问题没有视而不见,而是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最终他发现这个菌落可以分泌一种物质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这种物质后来被命名为青霉素,并被广泛应用,挽救了许多生命。生活中,有很多我们习以为常但又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现象,例如:树上的果实成熟后会掉到地上、在桌面放久了的水果会有酒味、肉类变质会生蛆等等,如果我们针对某一现象去开展科学探究活动,那么,下一个影响世界的人可能就是你!我们要怎样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呢?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又是怎样的呢?【自学环节】明确目标1、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2、尝试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3、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设疑导学阅读教材28-29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科学探究?2.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步骤是什么?3.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提出问题” 就是对客观现象随意提问?4.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如何对所提问题作出合理假设?5.用于验证假设的实验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6.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7.在“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展示环节】三、小组合作探究,思考以下问题:1.观看视频后你认为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实验的结论又是什么?2.在科学探究中,应如何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3.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该怎么做?四、学生展示交流,教师点拨指正。答案示例:1.提出的问题:热水比冷水灭火更快,是真的吗?实验的变量:灭火用水的温度实验结论:热水比冷水灭火更快的说法是错误的。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实验重复次数。 3.实验中应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如实记录,当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在多次重复实验的基础上,应大胆修正原有的知识。【总结环节】归纳拓展: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分析与判断证据和数据等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在科学探究中,还要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想一想】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尝试探究】(1)探究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的变量为: 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实验证据。(4)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五、测评反馈:一、选择题1.下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光、温度、时间可能是实验变量 B.科学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 C.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是对问题的可能解释,未必与事实相符,但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 D.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一致2.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A.所有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C.实验变量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3.假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B.假设是一种无端的猜测 C.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 D.假设与结果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4.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 ) A.放弃自己的探究结论 B.适当地修改探究结论以保持与原知识一致 C.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D.否定自己的探究结论附:板书设计: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一、探索生命的一般方法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