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二)能力目标??1.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三)情感目标??1.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二、教学重点?1.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三、教学难点?1.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谈话引导法。五、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问题:?1.请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基因由父母向子女传递过程中的桥梁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1.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2.父母体内分别能形成精子与卵细胞的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3对。而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只有一半,即23条。当受精时,形成受精卵后又重合为23对。???3.桥梁是精子与卵细胞。因为它们中所含有的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母,且是每对染色体上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也就是通过这个桥梁将父母的性状绝大部分传给了子代,也保证了子代在形态与生理及行为上的相似性。对于物种的形成及延续有着重大的意义。教师:想一想上节课的填图练习,如果把图中的染色体去掉,只看成对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你能写出来吗?[讲授新课]?教师: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分别只把一对基因的一个传给了受精卵,这样子代的体细胞中,控制一种性状的基因仍然是一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那么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请大家阅读书上的资料。???(注:学生阅读,教师板书。)???板书:第三节?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一、相对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注:学生阅读完毕。)?教师:大家看黑板上的图,如果AA和aa基因分别控制着卷发与不卷发这一对相对性状,那么受精卵的基因型是Aa型,发育成的个体还卷发吗?为什么????学生:发育的个体仍能卷发,因为受精卵中的基因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根据孟德尔的解释,基因组成是DD或Dd都表现显性性状,所以发育成的个体应该是卷发的。?教师:这位同学分析资料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很强,回答很好。他仅仅是借鉴了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而这个最初的结论是哪位生物学家得出的呢????学生:意大利科学家孟德尔。?教师:这位遗传学的奠基人是如何发现这一伟大的规律呢?请大家看投影片,思考讨论并回答。1.孟德尔选择了关于豌豆的容易区别的七对相对性状作为研究对象。例如高豌豆高约1.8~2.1?m,短豌豆约0.2~0.5?m。如果高豌豆控制高度的一对基因是AA,矮豌豆控制高度的基因是aa,两者杂交的后代杂种豌豆会怎样呢????2.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控制矮性状的基因(a)有没有传给子代呢??3.如果把杂种高豌豆种子种下去,它的后代将会怎样?这表明什么问题????4.隐性性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呢????5.为什么杂种豌豆种子的后代高的多而矮的少?孟德尔个人介绍回顾课前问题六、课堂总结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dd;表现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DD或Dd。?3、基因组成是Dd的个体只表现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d控制的性状,但d不受D影响还会继续遗传去。七、板书设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显性基因(D)??隐性基因(d)?2、显性性状(高)??隐性性状(矮)?3、表现为高茎的基因组成:DD、Dd????????表现为矮茎的基因组成:dd八、课后兴趣探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