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六章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六章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教学内容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2.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实验设计的创新能力和分析、归纳并合理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领略和感悟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2.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策略
启发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同学们想不想挑战知识竞赛?那么就欢迎大家进入探究宝库,共三关:第一关 勇往直前,第二关 再接再厉,第三关 最后一搏。然后请连过三关的同学获得一次幸运大抽奖,接着问同学,这些食物给我们提供必须的营养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有机物,而有机物是如何制造的呢?这就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那么是谁第一个发现光合作用的呢?科学家又是怎样发现光合作用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呀? 生:想 师:就让老师带领你们穿越时空隧道, 看一看是谁发现光合作用第一人呢?
学习新课
人们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开始于17世纪。此后的几百年间,人们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到19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因其在研究光合作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化学反应。在这几百年间,有三个比较经典的实验,分别是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18世纪,普利斯特莱的实验;后来科学家的许多实验。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一)实验一: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现在我们来到了17世纪,科学家范?海尔蒙特的实验基地,这是一个简陋但却充满了浓郁的科学探索气息的地方。当时范?海尔蒙特做了个什么实验呢?在实验中他发现了什么?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展示范?海尔蒙特的实验过程图片,通过几个问题思考,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17世纪范?海尔蒙特设计的实验。
1.你能描述该实验的过程吗?
2.计算:柳树的质量增加了多少?
而土壤的质量减少了多少?
3.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
4.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过程略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范?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来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考虑什么因素?
学生回答完,师:说明该实验还有很大的局限性,那么,怎样改进呢?顺利成章引出第二个实验: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二)实验二:18世纪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穿越时空隧道飞回十八世纪,去普利斯特莱的实验室看看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科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普利斯特莱的实验比范?海尔蒙特的要复杂一些。我们看看他使用了些什么实验器材呢?出示剪贴图各部分,阳光下玻璃罩、植物、蜡烛(点燃的和熄灭的)、老鼠。 师:那么他是怎样做实验的呢?他从实验中又得出什么结论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0页材料二,思考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一:为什么玻璃钟罩内的蜡烛很快熄灭,小鼠也有会死亡?
2.实验二:玻璃钟罩内的绿色植物为什么会死亡?
3.实验三:玻璃钟罩内的蜡烛为什么会继续燃烧?老鼠也仍然活着?

师展示实验一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回答为什么小鼠死亡?蜡烛熄灭?
生:没有氧气了。
师:展示实验二图片,把一盆绿色植物单独放到一个能照射到阳光的玻璃钟罩内,一段时间后这盆绿色植物也死亡了,为什么?
生:缺少二氧化碳。
师:设疑,到底是不是?是不是和实验一缺少的物质一样呢?来紧接着看实验三。
师:展示实验三图片,描述实验过程。问,那几组可以形成对照实验,教师引导学生一一分析。略
分析实验结果,18世纪普利斯特莱得到什么结论?(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地做一引导)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师:在普利斯特莱实验的时候,人们还不知道空气中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所以普利斯特莱得出得结论是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和老鼠呼吸而变“坏”的空气。那么真的有好空气和坏空气之分吗?这里的“好”空气其实就是氧气,“坏”空气其实就是二氧化碳。
进一步提出: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能否证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定需要阳光?
(三)20世纪后来的科学家做了许多实验
让我们又一次穿越时空隧道,来到20世纪,许多科学家做了许多实验,那么他们又得出来什么实验结论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91材料三,总结出来。
师:确实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有许多科学家的心血,但是从中我们应该可以体会到科学研究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那一代代科学家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门对光合作用已经比较了解了,什么是光合作用呢?出示画有一棵大树的图片。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文字与符号表示出光合作用的过程。课本P91第三题
师:你能用语言描述光合作用吗? 生: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学生讨论后请学生回答(略)
师:你能用公式表示出光合作用
的过程吗?教师边引导学生边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
师:光合作用为什么需要光呢?由太阳能热水器引导学生得出阳光中具有能量 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储藏在有机物中,我们吃了食物就获得了能量,人类才能生存。同学们都生龙活虎充满活力,现在你知道你们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什么啊? 生:光能,或说植物的光合作用。 师:所以说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则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 师:由此可见,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但对物质进行了转换,还对能量进行了转换。
师:现在我们用歌声把植物的光合作用大声唱出来。
自我评价
师: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考考大家,见资料中的自我评价和思维拓展。 生答题
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参与此知识问答环节
连过三关同学获得一次幸运大抽奖
小组合作,阅读图片,了解范?海尔蒙特的实验过程。讨论回答问题,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需要水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举手发言:还应提到阳光、空气
学生阅读完材料后讨论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一的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及实验说明的问题,最后整理并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让学生自己阅读归纳总结: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
学生把所学的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在一棵大树上表示出来
学生记笔记
学生兴趣高涨,通过歌声进一步掌握什么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学生练习
由于第五章刚讲过绿色植物的一生,所以将生活中的食物(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呈现出来,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历程
创设穿越时空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感受科学家实验的艰辛。
旨在开拓和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自然的转入下一个实验。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熟悉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过程。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应具有的科学探究素质以及在探究过程中的严谨性。
通过实验三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对照实验原则、单一变量的设置在实验中起到关键作用。
设疑引发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中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及总结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让学生学完以后得到巩固强化
作业设计
练习册
板书设计
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历程
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