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二生物SW-02-02《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导学案编写:李艳审稿人:初二生物组编写时间:2016年9月24日班级:_____________组名: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能说明动物行为对动物的生存的意义。【重点难点】1.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法指导】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与综合【知识链接】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有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和领域行为等。【学习过程】第一部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排便、排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吗 就会定点去排便、排尿吗?就会简单的加减法吗?问题1:在故事中,小狗①能吃饭睡觉;②能定点排便排尿;③能做简单的加减法,这三种行为一样吗?问题2:三种行为可以分成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知识点一:行为的分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7页内容,完成下面填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___________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____和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知识点二: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8-49页内容,讨论完成)1.请判断:以下动物的行为中,①蚯蚓走迷宫②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③小鸟喂鱼④大山雀喝牛奶⑤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⑥黑猩猩钓取白蚁 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学习行为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知识点三: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请阅读教材第50页内容,完成下题)问题1:对比48页资料1和2中的蚯蚓和袋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问题2:屏幕上三种动物分别属于哪类动物?(观看屏幕上三种动物)问题3:把它们按低等到高等排序?问题4:不同的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第二部分: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0-51页内容,完成下面填空)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2.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实验前要使小鼠处于________状态。【课堂小结】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获得途径对生存的意义学习能力【当堂检测】1.下列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家兔的心脏不停地跳动B.蝗虫用气管呼吸C.狗的唾液腺分泌唾液D.蝉的鸣叫2.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下列对动物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影响B.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动物的迁徙属于取食行为D.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3.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A、找到食物B、逃避敌害C、找到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4.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B.狗辩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D.婴儿吮吸、蜘蛛织网、孔雀开屏5.下列现象和典故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望梅止渴B.老马识途C.杯弓蛇影D.雄鸡司晨6.连线题A.蜘蛛织网a.迁徙行为B.母鸡抱窝b.取食行为C.乌贼放墨c.社会行为D.大雁南飞d.繁殖行为E.蚂蚁搬家e.防御行为【学习反思】1.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请写出本堂课学习中,你认为感悟最深的一至两条收获。2.我还存在哪些问题?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