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周围的生物》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我们周围的生物”是生物学(苏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是初中阶段生物学的开篇章节,既是本书的起始,也是本学科的起始。本节通过“生物”和“生命现象”的初步阐述,为学生学习生物学奠定了基础。在本节中,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是:生物具有生命现象。生物的生命活动有哪些?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生物?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上述的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构建有利于树立学生的生命观念,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学情分析 1.七年级的学生处在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过程中,但仍以感性认识为主。2.本节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有很容易,但限于知识储备的不足,学生对于生命活动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较为浅薄的层次。3.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学策略课前,需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如学生认为“水是生物”、“病毒不是生物”等等,有些前概念可能会干扰学生得出正确结论,所以利用问题导向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通过理性思维来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四)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以及常见生物的名称。2.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解决方法: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生命现象,进而总结出生物的共性。 (2)引导学生利用生物的共性来判断物体。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命现象。2.举例说出生物的共性。能力目标: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体验新知获取的过程,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自然,感悟生命,增强关爱自然的情感。三、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人类是单独生活在地球上吗?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物体,比如花草虫鱼,又比如光、水、空气、土壤等等。那么这些物体都是一样的吗?(出示猫头鹰和画着猫头鹰的石头),思考:这两幅图中的物体有什么不同?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周围的这些缤纷多姿的生物吧!学生答:不是。学生答:不一样。学生答:一个是有生命的,一个是没有生命的物体。通过可爱有趣的图片,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在掌握生物概念的同时提升自信心。二、新课教学(生物的生命现象)【思考】水是生命之源,那它是生物吗?机器人大黄蜂是生物吗?过渡:怎么样叫做有生命呢?哪些现象说明生物是有生命的?【视频】植物快速生长的视频讨论:视频中体现了生物的什么生命现象?【图片】农民耕种和收获的漫画讨论:图片展示了什么生命现象?【视频】含羞草的秘密讨论:含羞草是真的害羞吗?它的这种特性有什么作用?【图片】枯叶蝶的拟态和青蛙的保护色讨论:图片体现了什么生命现象?【资料】植物和动物的细胞纤维结构图科学家的小故事,引出: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小结】生物的生命现象:①具有细胞结构(除病毒外)。②能生长发育。③能新陈代谢。④有应激性。⑤能生殖,有遗传和变异现象。⑥能适应和影响环境。【回顾】水是生命之源,那它是生物吗?机器人大黄蜂是生物吗?【游戏】连连看对常见的物体进行分类并连线学生出现分歧学生答:生物在生长学生答:生物可以繁殖小组讨论后得出:不是害羞,而是为了抵消叶片受到的外界压力。学生答: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学生仔细阅读资料学生分小组讨论,由各小组代表分别说出一条生命现象并举例证明。有学生提到了巢湖的水华现象,教师作出适当引导。学生通过对生物共性的认识来解决之前疑惑的问题。一位同学连线,其他同学纠错。教师适当进行引导。利用学生的“前概念”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新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归纳总结能力,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树立社会责任与开头相呼应,完善学生对于生物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构建“生物”的完整概念。二、新课教学(认识周围的生物)【过渡】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判断物体是不是生物,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看一看大家是否了解这些常见的生物。【游戏】你比我猜出示游戏规则,每组选出一名竞猜者。展示图片并进行游戏竞猜。【讨论】刚刚出示的三组图片有什么特点?【小结】生物的类群①动物②植物③微生物【活动】完成教材第4页“常见生物的名称”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填写,课上小组代表汇报。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呢?你知道我国特有的珍稀生物吗?学生听到做游戏兴奋不已。学生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描述或者比划,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答:分别属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对生物类群的总结。学生代表汇报结果。如时间不足,讨论可放在课后进行。在游戏中加深对常见生物的认识。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习惯三、课堂总结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利用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体系四、课后作业找出校园中的生物并进行简单分类知识巩固课后反思基于核心素养和课标的要求,兼顾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我选择了一些好看有趣的图片和视频,力求在掌握本节课重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同时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主要以学生讨论的方式探索新知。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信任。在这节课仍有一些不足,例如:时间分配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引导的方式可以更加多元化;在学生反馈的时候多给予一些肯定和赞扬等等。通过这节课,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优势。在往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不断学习,与学生共同进步!五、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