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脏的结构一、教学目标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观察动物猪的心脏的结构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观察动物猪的心脏的结构三、教学方法实物观察、活动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四、课时数:第1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猜猜看1、提问:人有生老病死,那么,人们常用哪些体征指标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活着呢?2、创设情境,体验生命的存在。邀请两位男生到讲台,将右手放在胸部左侧,感受心脏的跳动。原地跳跃30s再次感受心脏的跳动。3、提问:关于心脏你知道些什么?心脏有什么样的结构来支撑它在生命的长河中永不停歇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有关心脏的知识。同学回答:心脏心跳和呼吸的存在作为判断人生命存在的指标学生按照要求做动作,感受心脏的跳动,体验生命的存在。比较两种状态下的心脏跳动,体会不同之处并表达。学生回答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指导学生观看视频和图片心脏位置: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夹在两肺之间大小如本人拳头。教师实物展示心脏模型(展示图片:幻灯片)1、观察外形,辨别前后。在用手捏心室壁和心房壁,比较壁的厚薄。结合图片和实物学生认真看视频和图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辨别心脏的前后,并能分清心脏四腔的大致位置心脏的结构1、教师口述心脏解剖方法2、教师提示:对照教材插图(幻灯片)找到心脏的四个腔,结合P61页思考尝试完成以下问题(幻灯片展示问题)3、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提示学生:通过比较心脏四腔壁的厚薄,能否说出结构与功能存在什么关系?4、播放视频片段教师对照幻灯片一一讲解。教师小结:通过解剖、观察,我们发现心脏的瓣膜相当于“单向阀门”,而心脏好像两个泵,分别支持着两个相互连通的循环。5、动动手6、拓展延伸学习通过观察、思考、推理,完成教材第61页“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并作出评价。进行实物观察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讨论并总结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加深对心脏结构与功能的理解。学生自己拼图,加深对心脏的理解学生思考回答心脏的功能1、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心脏的功能2、教师指导学生自读课本P62第二自然段内容,问:心脏的四个腔是怎样工作的?3、观看相关视频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心脏是怎样“一边工作一边休息”的。同时进行学法指导,即说明以一种活动代替另一种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问:在人的一生中,心脏在不停地跳动,真的是从不休息的吗?学生归纳: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来自心脏,而心脏就像一个输送血液的泵。学生结合教材P62的内容,观看视频内容,以及图4-39静态图,理解心脏是怎么样工作和休息的,简单描述心脏的工作过程。学生思考回答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2、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归纳,巩固课堂知识练习题,测试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作业布置绘制一幅心脏结构图,并标出名称。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六、板书设计心脏的结构一、心脏的外形、结构和功能1、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心壁:主要由心肌组成 左心房——肺静脉 左心室——主动脉2、心脏的结构 四个腔 右心房——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 瓣膜:保证血液流动方向3、心脏的功能:为血液循环流动方向提供动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