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设计 科目:七年级生物(上) 章节:第六章第三节 版本:苏教版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实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明绿叶在光下能产生淀粉。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保护植物的意识。教学重点即知识目标教学难点 探究绿叶在光下能产生淀粉教学方法观察、讲授、分析讨论教学用具教科书、电教设备、导学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光合作用一词引入新课。思考问题,积极回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及营养级概念讲解实验器材并给同学们一一展示[学生先自学实验过程,再进行讲述]::课本99、100页采用逆向推理,引导学生设计探究过程,达成探究目的)1.为什么要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2.为什么要同一片叶部分进行遮光处理?而不用两片叶?这样的实验设计有什么好处? 3.为什么要放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4.取下遮光的黑纸时,叶片上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 5.酒精在实验中的作用?为什么要隔水加热?碘液在实验中的作用? 6.滴碘后实验中叶片颜色有何变化?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根据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小组讨论,尝试回答以上的问题。 看幻灯片和书回答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实验验证天竺葵在光下制造淀粉,进行演示实验 1.取下遮光处理的叶片,去除黑纸片。 2.酒精隔水加热,脱色。此过程有一段等待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引导学生预测实验结果。 3.清水漂洗。 4.滴加碘液。 看幻灯片回答问题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课堂小结板书内容课堂小结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步骤:a、暗处理 b、部分遮光 c、照光 d、酒精脱色 e、滴加碘液 f、显色实验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实验结论:(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2)光合作用需要光回顾本节所学内容课堂小结便于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课堂练习见幻灯片做练习随堂检测能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