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 第十章《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 第十章《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能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4、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5、说出肺活量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 2、让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3、呼吸运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呼吸运动的过程。 教学方法? 分析法和综合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来到人间呢?婴儿第一声啼哭表明什么呢? 婴儿第一声啼哭标志着呼吸作用的开始,呼吸需要哪些结构的参与,什么叫呼吸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呼吸有关的知识,板书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的气体交换》。 [讲授新课] (一)预留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53-54内容和思考问题,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1、呼吸系统由那两部分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呼吸道由哪些器官组成?呼吸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呼吸道还有什么其他功能?有哪些结构和这些功能相适应?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器官是? 3、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卫生? 4、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肺泡有哪些适应气体交换的结构? (二)呼吸顾名思义是由呼吸系统完成的,我们为什么要呼吸呢?吸进去什么呼出什么呢? 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就是呼吸系统的功能) 请学生做深吸气动作。我们刚才深吸了一口气,那么外界气体都经过哪些器官才到达我们体内呢?(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其中把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称为呼吸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什么叫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呼吸道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吗? 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1、呼吸道 (1)呼吸道的起始部位是?(鼻) 课件介绍鼻子的结构(有鼻毛,鼻黏膜,黏膜内的毛细血管) 思考1:结合鼻腔的结构特点,思考用鼻呼吸为什么比用口呼吸更卫生? (鼻腔内有鼻毛和黏膜,空气进入鼻腔,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小颗粒,黏膜能使冷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也能粘连空气中的小颗粒。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更卫生。) (结合生活实例:例如我们外出一会,用面纸弄弄鼻子,会发现很多灰尘,这些灰尘大部分被鼻毛鼻粘膜阻挡在外面了) 思考2:北欧的冬天非常冷,北欧人和非洲人相比,他们鼻子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与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较,北欧人的鼻子显得大一些,鼻腔也相应地长一些,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而赤道附近炎热,该地人的鼻子比较扁而宽,和北欧的正好相反。) (2)咽(曾经学习过消化系统: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说明咽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 (3)喉(仅是空气的通道,声带位于喉,把手放在喉结周围,然后说话,震动的地方就是声带,当说话时,空气经过喉部,震动声带发出声音) (4)气管是圆形的管道,分支形成左右支气管,支气管继续分支形成很多小支气管,在气管里面有黏膜能分泌黏液,黏液可以粘连空气里的小颗粒形成痰液) 大家想想能不能随地吐痰?为什么?(气管黏液和灰尘、细菌等微生物) 以上我们学习了呼吸道,在上课之前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呼吸道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吗? (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既然呼吸道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那为什么还得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该怎么办? (因为呼吸道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肺内空气的作用是有限的,进入肺内的空气仍可能有一些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我们要自觉的维护空气的新鲜、清洁。) 2、肺 (1)肺的位置:肺在胸腔内,左右各一。 (2)肺的外形:肺呈圆锥形,柔软而有弹性,新生儿的肺淡红色,成年人的肺由于吸入尘埃沉淀在肺内,所以是暗灰色。 (3)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有哪些特点适合气体交换?(学生讨论) (1)肺泡的数量多,约8亿。 (2)肺泡壁外面紧贴着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呼吸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