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的进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简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2.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有关桦尺蛾数量变化情况的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害虫抗药性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生物进化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2.通过害虫抗药性案例分析,探究人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进行健康、合理用药的安全意识。3.通过多次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命的演化》,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2节《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学说是本册乃至初中生物阶段重点理论之一,也是初中阶段的难点之一。前面通过对生物圈中的植物、动物、人和微生物的学习,学生对于生物多样性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主要阐述生物圈中的生物进化的证据、过程、原因和结果,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延伸,也是以后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知识的基础,在本章和本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历程等生物知识,并亲手做过了许多生物探究实验,形成了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学好本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教学上要能够把学生认为抽象、复杂、难以理解的生物知识讲得浅显易懂,能善于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的趣味性,掌握生物知识的规律性,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能力。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对深奥的知识进行通俗化的比喻,也就是将教育中的难点与学生不容易理解、较抽象的知识点以通俗的语言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同学们的亲身体验等形式展示给学生,使之易于理解。在静态的文本世界与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探索、积极探索生物知识的能力,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对生物进化的合理解释。难点: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恐龙图片。恐龙作为地球曾经的“霸主”,曾经在中生代称霸地球一亿多年,但是在6500多万年前却神秘的灭绝了。科学家对恐龙灭绝的原因做出了很多猜测,你了解哪些导致恐龙灭绝的猜测?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管是基于哪种猜测,都是由于当时(环境)的改变引起的。中生代晚期,恐龙逐渐的灭绝了,但是和恐龙同时期生活的其他爬行动物却依然存活,例如鳄鱼、乌龟的祖先。为什么恐龙灭绝了,而有的爬行动物却存活下来了呢?观看恐龙图片自由发挥,充分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初步提出恐龙灭绝是不适应环境的改变引起的。其他生物应该是本身就适应当时的环境或发生了适应环境的改变用学生熟悉又感兴趣的恐龙灭绝之谜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突出学生的课堂主导位置。通过恐龙灭绝和有些爬行动物能够存活,启发学生认识到生物要想存活,就要适应环境。二、自然选择学说合理的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1.分析长颈鹿进化的过程仔细观察长颈鹿进化历程图片,思考导学案上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尝试分析长颈鹿的长颈进化的原因。出示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引入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2.出示图片,举例说明自然选择的四个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3.分析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出示幻灯片,分别找出:选择材料、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进化动力、进化结果。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探讨长颈鹿进化的原因。完成导学案第二题。阅读课本P17第二段,完成导学案中的第三题。在白板上以连线的形式完成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问题的能力。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巩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探究活动: 分组完成导学案中的事例分析:两种颜色桦尺蛾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导学案中“桦尺蛾”事例。充分讨论后分组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通过桦尺蛾事例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四、归纳总结 1.通过前面两个事例分析,尝试完成导学案第五大题问题1。总结: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出示幻灯片,分析“蛋鸡养成计划”,由此引入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异同。3.出示“雷鸟对环境的适应”,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吗?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第五题问题1。教师引导分析家养蛋鸡的培育过程,了解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异同,完成导学案上表格内容。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意识到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都可以促进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是逐渐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不停的变化,生物的进化会一直进行下去。五、达标检测 完成导学案中的习题。独立完成习题。通过事例分析,及时巩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分析人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进行健康、合理用药的安全意识。七、板书设计 过度繁殖 遗传变异 生存竞争 适者生存八、教学反思? 自然选择是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在本节课的处理过程中,我应用了大量的生活实例来解释抽象的理论知识。其中长颈鹿进化过程、桦尺蛾体色变化这两个例子都是经典案例,在这两个例子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分析讨论,一步一步的引导,最终总结出自然选择过程。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解释是本节课最大的难点,我用“蛋鸡养成”这个人工选择的案例,加深学生对自然选择的理解,形成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是促进生物进化的动力这个生物学基本观点。通过“雷鸟对环境适应”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不停的变化,生物的进化会一直进行下去。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尽量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图片和资料,用助学资料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知,提高教学效率。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培养现代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我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让学生阅读,小组讨论、表达,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能力。课堂中,我认真组织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尽量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评价,采取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的方式。对学生的展示,给其他同学补充和提出修改意见的机会,给更多同学展示的空间。对于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我没有直接给出指正,而是适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充实,课堂任务较大,今后我还要适当调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完成达标检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进一步提升自己指导技巧和评价的学生“语言艺术”,以取得更好的鼓励作用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