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二十二章《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二十二章《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苏教版 初中生物)
第二十二章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学设计表
学校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科
(版本)
初中生物 苏教版
章节
第二十二章
第一节
学段、年级
八年级
学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通过资料介绍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并描述了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七年级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生命现象,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特有生命现象之一,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了一定的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为后面章节“人的性状和遗传”、人的性别决定、遗传病和优生优育、生物的变异奠定了基础。
教学对象
分析
本节课所教学生是沈阳市博才中学八年级学生,虽然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但是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学生平时一定听说过染色体、DNA、基因这些名词,而且对这部分内容一定是非常感兴趣的,愿意了解和探索的。根据上述特点,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猎奇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他们的潜力。因此,我在课堂上不断创造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知识和经验,并且通过合作学习获取新知。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课标要求和学生认知结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伞藻移接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对染色体和DNA结构的学习,培养空间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遗传病形成正确的态度
2.通过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了解,一方面激发对生物科学的关注和热爱,另一方面培养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说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教学难点: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及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本课运用了:
1、情境教学法: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获得关于问题深层次的理解
2、直观演示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提供素材,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课堂讨论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分享。
4、练习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有关知识点的训练,巩固提升
学习方法: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
自主性学习——主动学习、发现问题
观察性学习——观察图片、视频
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总结性学习——归纳总结 巩固提升直观演示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环境
一对一智慧教室
包括: 教师一体机 教学终端(每名学生一台pad)
(教学过程要求写详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媒体使用及分析(或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一、
课前展示
课前向学生布置了两个任务
一是学生通过班级空间观看小鼠细胞核移植视频,自学完成作业平台的检测作业。
二是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关于细胞核移植的资料,拍照上传至班级空间,为课堂展示做准备
三是回顾生物生命现象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
【意图】选取小鼠细胞核移植视频,发送到班级空间,小鼠细胞核移植视频图文声形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反复观看,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意图】利用互联网,学生可以查找丰富的教学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班级空间,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点赞评价,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学生活动】通过pad进行抢答及全体答题
【意图】利用pad的抢答功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全体答题功能及时掌握学生对生命现象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作业平台统计得分,能够知道每一名学生对于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掌握情况,以便于根据学生的之间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通过每道题的正确率百分比也能看出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归纳出学生的易错点,对课堂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二、
激情引趣
问题: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们知道这其中蕴含的是哪种生命现象吗?
(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又说明了什么生命现象呢?

(3)商品条形码隐藏着商品的信息,那么,在生物体内有没有类似商品条形码这样隐藏着生命信息的条形码呢?它存在哪里?又是如何传递的?
【活动】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图片,并利用pad上网搜索关于遗传现象。
2、学生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下总结出遗传、变异的概念。
【意图】
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去寻找和发现,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和说出遗传的概念。
出示学生感兴趣的珍稀动物的图片和明星人物的照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的神经兴奋起来,并让学生用朴素的语言去说明和理解什么是遗传信息的变异,降低知识点的起点,缩短科学与生活的距离。
【意图】
1.通过“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特点,让学生亲身参与,切身感受通过对条形码及其他一些信息传递的例子的分析,使学生顺理成章地理解和认同各种信息是需要载体来承载的,为后面学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做好铺垫。
2.通过真实、精彩的情境呈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用教师一体机多媒体展示条形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利用手机扫商品条形码,通过扫码直接感知条形码蕴藏的商品信息,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情境化的教学氛围。
三、
新知探究
活动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问题 】
1.早期的科学家在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展开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课前已经把“伞藻移接实验”的相关资料发送给大家,下面大家根据相关资料,参照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小组讨论完成手中的表格,完成之后,拍照上传。
2.科学家将乙伞藻的假根
切下,再将甲伞藻的柄移接到乙伞藻的假根上,移接体又会长出什么样的帽呢?
3.这说明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哪呢?
4.你还收集到哪些关于细胞核移植的资料,愿意与大家分享吗?
活动二: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5.其他科学家也做了许多实验,结果都表明: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那么是细胞核中什么物质起到了这么神奇的作用呢?
6.多媒体演示,不同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从以上几种生物体染色体的数目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
7.既然染色体那么重要,那它的组成又是怎样的呢?哪一种物质才是遗传物质呢?
利用亲子鉴定(DNA鉴定)的例子和对分段彩绳含义的分析来理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它可以控制生物的不同性状。
9.按顺序完整地再现细胞核、染色体、DNA的图片并引导学生用图解的方法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活动】
【教师活动】
1.利用一体机将问题推送到学生的终端机中。
2.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巡回检查、倾听并给学生予以启发和指导。
3.教师利用一体机评测功能,查看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写的同学,寻问学生未完成的原因
4.教师通过评测功能查看全体学生的答题情况,从中挑选效果不好的学生进行询问,帮助学生找出原因。
5.利用一体机随机抽取功能,随机抽取已经完成书写的同学,进行分享,并让其他同学进行 点评。
【学生活动】
1.学生利用终端机拍照功能功能,进行书写并拍照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2.点评其他同学的书写成果
3.反思、总结课前预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哪些问题
【意图】
1.有目的、有步骤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对生物及其相关事物进行观察、描述、提出问题、从各种信息渠道查找信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思维判断、作出解释,并能与他人合作和交流,随机展示学生的选择结果,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体会实验探究过程。
2. 给学生展示和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活动】
【意图】趁热打铁,既能马上检验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使其巩固所学知识,又能达到深化知识的目的。
【学生活动】利用一体机随机抽取
【意图】
给学生展示和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分享课前搜集的资料
【意图】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师活动】
通过引领学生复习动物和人的细胞结构的知识(对细胞进行特殊染色),从而引出染色体的内容。
【学生活动】回答
【意图:再现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承上启下】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图片
播放唐氏综合症患儿视频与猫叫综合症视频相关视频资料,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染色体存在的特点
【意图】利用视频引出学生熟知的染色体疾病的事例,使学生对遗传病患者有正确的认识,唤起学生的爱心。
【教师活动】
1.多媒体展示,染色体的组成
2.DNA的双螺旋图片,使学生掌握染色体由DNA分子长链和蛋白质组成;并用模模型模拟DNA的形态和组成,然后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分析谁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意图】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资料分析能力,并且锻炼学生的动手模仿能力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什么是基因及其基因的作用。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
【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活动】在讲台下,巡回指导学生。
【学生活动】使用图解的形式画出细胞核、染色体、DNA与基因的关系。
【意图】考察学生对本节课重点感念的掌握程度,并把重点知识落实到笔上。
利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互动可视化的教学特点,设计了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学生通过终端作答并上传分享,师生能一目了然的了解学生对探究实验掌握程度,师生、生生互动学习,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
评测功能展示全体学生答题情况,与传统教学相比真正体现了课改中的面向全体学生。
利用一体机抢答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利用一体机随机抽取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生互助的过程完善完成知识的学习。
利用一体机随机抽取功能,抽取两个小组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观看视频:DNA结构

四、巩固提升
将检测习题通过互动课堂发送至学生机,学生做答后提交。
【教师活动】
将检测习题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在终端机进行选择。
【学生活动】
根据推送的问题,在pad上进行选择。
【教师活动】
根据一体机的统计结果,追问学生选择原因。
【意图】
互动课堂能够及时地汇总和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我不仅能关注到每名学生的答题情况,还能知道每道题学生的正确率以及每道题错误的学生,能及时作出反馈和评价。
利用一体机的选择统计功能,迅速对学生的选择结果进行统计。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省时,省力,反馈及时。
五、
总结归纳
总结所学内容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形成思维导图】
【活动】总结评价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简单总结,绘制思维导图。根据本节课学生表现,利用评测系统对学生进行评价汇总。
【学生活动】
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所学知识,并绘制本课知识的思维导图。
【意图】
1、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简单梳理与回顾,
2、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点有所把握,对知识点加强重视.
导图板书清晰明了,条理分明。免除了教师身体的遮挡弊端。吸引学生注意力。
六、
作业
电子书包发送作业
【教师活动】
1、教师将作业分三个层次推送给学生
2、推送复习资料。利用屏幕推送功能,将梳理的知识点、复习微课推送到学生机上,供学生随时复习。
【学生活动】
独立完成作业
1、学生通过作业系统打破了传统作业的形式,学生更感兴趣;
2、利用屏幕推送功能,将梳理的知识点、复习微课推送到学生机上,供学生随时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