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 顺 市 实 验 学 校2016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课 堂 教 学 设 计 2016 年 10 月 20 日姓 名李琴学 科生物学年 级七年级教材版本2013人教版课 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一、课前教学分析课 题第三节 真菌 教 材 分 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真菌》。本章第一节内容是《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二节内容是《细菌》,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真菌分布十分广泛的概念,并通过细菌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一些特点。但对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和繁殖却模糊不清,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可以在心中明确真菌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并为第五章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利用图片和实物观察,介绍蘑菇的组成,为后续指导学生制作孢子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 学 目 标知识 与 技能学生能说出常见的真菌种类。说出真菌青霉和曲霉在形态结构和颜色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过程 与 方法通过观察实物及图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防霉,健康生活。学会正确利用真菌,快乐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真菌,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 说出蘑菇和霉菌的营养方式,描述霉菌的形态结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分析法课前准备1、有关真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2、常见真菌的实物学生学习现状分析在前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菌,对微生物类群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在植物与动物类群的学习中,学生已进行了生物的营养方式的学习,这为本节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于真菌中的部分种类都有过接触与了解,藉此,师生对话可以顺利展开,但是学生对于部分微生物观世界的真菌的生殖方式、形态结构没有直观体验过,这成为了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教师着力通过教学中与生活相联系,以抽丝剥茧的引发疑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实验、视频等观察思考讨论等解决问题,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正在培养基上生长着的平菇实物。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它属于哪个类群呢?设疑:那要想培养出平菇,需要提供什么物质、什么条件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了解真菌及其特征,这也是我们本课学习的内容。观察并回答。菌子(平菇)、属于真菌学生思考。平菇基本上每个学生都吃过,但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却没见过,通过展示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 一、认识常见真菌展示多种常见真菌的图片。教师讲述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二、真菌的特征活动一、单细胞真菌的结构出示单细胞真菌—酵母菌的结构图片,同时让学生回忆细菌、植物细胞的结构,并小组讨论总结出酵母菌的结构与细菌、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何区别。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引导得出:细菌只有DNA集中区,属于原核生物,真菌具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引导得出:由于酵母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生活方式是—异养。播放动画展示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活动二、多细胞真菌--霉菌的结构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发霉的面包和发霉的柑橘,讨论两种霉菌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活动三、真菌的营养摸一摸真菌的菌丝扎进面包(柑橘)的地方和没长霉的地方比较有什么感观察思考、讨论并得出答案(酵母菌和细菌相比,具有细胞核)(酵母菌没有叶绿体)观察、思考并讨论多细胞真菌的结构: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观察发霉的食物,解释霉菌的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真菌回顾植物细胞、细菌的结构,与真菌比较异同。归纳真菌的结构特征。觉?这是为什么 ?播放草莓长霉的过程视频。菌丝的繁殖使草莓几乎看不见了。可见真菌也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真菌的繁殖方式 为什么菌丝的颜色不同呢? 展示青霉、曲霉的图片及电镜下其孢子图片。这些小圆球也是一个个细胞,不过它们和构成菌丝的细胞不同,这些细胞可以随空气散放到各处,一但遇到适宜的条件,每个细胞都可以发育成一个新的霉菌个体。这些细胞就叫孢子。播放由一个小时缩短成5秒的视频,让学生感知青霉繁殖的过程。为什么说蘑菇是真菌?你能从这张图片中寻找出支持蘑菇属于真菌的证据吗?(出示蘑菇的图片)制作孢子印指导学生回家制作孢子印,提醒学生解剖刀很锋利,操作时要小心。养方式。很软,菌丝分泌的物质,将面包柑橘分解了,营养方式为--异养 观看图片、视频,了解真菌用孢子繁殖。观察图片并小结:蘑菇有多个细胞,也是由菌丝构成的,也有孢子,也有细胞壁、细胞核等。小组在合作完成后,在家用放大镜观察孢子的大小和颜色。比较霉菌孢子的异同,理解真菌的繁殖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堂小结播放真菌的视频,小结本课内容观看视频通过观看视频,使本课所学内容得到巩固。三、作业设计制作蘑菇的孢子印并观察。四、板书设计 第三节 真菌常见的真菌真菌的特征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营养方式:异养繁殖方式: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