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一课时)大兴中学 邢国莹【教材分析】本节包括四部分内容,分别是: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的功能、计划免疫和艾滋病。其中人体的三道防线、区分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为第一课时的内容。由于本节涉及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所以安排了形象生动的卡通插图。这些插图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形象化,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和免疫的功能。在特异性先以这部分,强调了免疫系统的记忆功能,而不是说抗体将长期存在。这也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学习埋下伏笔。【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提供具体的实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引导学生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的建构概念。例如,利用丰富的卡通图片图片结合文字说明,形象生动地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和免疫的功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而且,设计的活动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深化概念。【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的三道防线组成与功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教学重点】人体的三道防线组成与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教学难点】人体的三道防线组成与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flash动画。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导入:出示人头发上和皮肤上细菌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说出我们几乎无时无刻都在和病原体打交道,并提出问题,是谁来保护着我们的健康呢?小结:免疫系统就像是一支“军队”,时时刻刻在包围着我们的健康。今天就让我们认识这支“军队”的组成。出示目标:1.说出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2.区别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思考:通过什么来保护自己的健康呢!学生提出对免疫概念的假设。准备学习新知识学生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能够说出免疫系统。认识到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学生初识免疫的概念。明确学习任务自主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主题(一)第一道防线组成和功能【过渡语】:从第一个学习目标我们获知人体有三道防线,那第一道防线由什么组成呢!它的功能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1、阅读教材80页的第一段内容并观察图8-5、图8-6 小组讨论 1分钟解决以下问题:(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什么组成?(2)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展示: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的动画。3、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4、引导学生归纳第一道防线组成与功能1、阅读教材2、讨论:(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什么组成?(2)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学生观看,描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分析、体会皮肤的免疫作用。4、归纳并在书中做好标记、记录。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得出答案。整理归纳自主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主题(二)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过渡语】:同学们彼此看看对方的小脸是不是所有的器官都被皮肤所覆盖了呢?病原体从这些器官进入我们身体当中,我们是不是就患病了呢?我们的身体能不能让他们得逞呢?教师引导:阅读教材80--81页的内容并观察图8-7、图8-8 中的图形,小组讨论2分钟解决以下问题:1、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什么组成?2、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1)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和讲解身体中吞噬细胞的分布。(2)展示动画:吞噬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溶菌酶的杀菌作用。3、引导学生总结第二道防线的组成与功能。并及时评价【过渡语】: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他们的组成和功能了,对于以上的知识你们还有困惑之处吗!没有的话,老师有一个实际问题需要大家帮忙。合作探究:对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进行巩固,以书中79页资料分析为例,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2.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人体的哪些组织中分布有吞噬细胞?教师下去巡视,深入各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相应的评价学生:思考并回答(猜想还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学生进行相应的回答学生大声阅读学生以组为单位解决问题。学生描述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作用。学生描述溶菌酶的杀菌过程。小组合作释疑总结归纳,记录笔记学生思考并作出回复学生听讲、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讨论完毕后,以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描述。听讲、记录。随着教学目标的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初步的印象。指导学生与教材对话,达成学习目标。利用动画,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联系生活加深对溶菌酶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学习欲望。促进知识迁移。及时了解及评价学习效果。巩固新知识。自主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主题(三)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自主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主题(三)第三道防线。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设疑问:引导学生观看第二道防线中的动态图片,在动态图中会发现,有一个漏网之鱼啊,他进入我们人身体中我们人类是不是就会死亡呢?由此我们又会开启了第三道防线引导学生阅读82页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内容,小组讨论 2分钟解决以下问题:1.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什么组成?2.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3.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第三道防线是如何工作,消除病原体的?教师运用flash动画和各种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抗体和抗原的关系和功能。(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及免疫的全过程,播放时教师说出重点词语,观看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讲台前给大家讲述并演绎免疫的全过程,从而突破难点。教会引导学生总结:出示填空题,与孩子们共同总结免疫的过程教师出示问题,对第三道防线进行巩固:水痘病毒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对抵抗天花病毒有没有效(以flash动画的形式给学生进行播放)教师:从动画中和我们自己总结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抗原和抗体是特异结合的,像这一类免疫我们把它称作为(特异性免疫)学生思考免疫系统还有其他办法,回答问题学生大声阅读教材并思考以下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三道问题小组代表发言,组内进行补充组内补充不了的,组间进行补充学生认真观看班级推选出勇士,这位勇士进行讲解学生分析比喻,将比喻的内容类比抗体、抗原的关系,理解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小组合作展示学生齐说,相当于对第三道防线又重新的回顾一遍。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听讲并认同概念在书中做好标记。紧随主线,挖掘深度知识。初始抗原、抗体的概念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问题的设置,有效地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用动画化解难点用所是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进行生生互动,教师做引导、把握方向。在快乐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所提升。学生应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已经建构抗原、抗体概念的基础上延伸讲解特异性免疫。自主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主题(四)区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道防线与第三道防线差异,并引出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重新阅读81页第一段与最后一段,小组讨论 1分钟解决填写以下表格:如何获取针对病原体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学生比较俩者的产生和功能。并填写表格。如何获得针对病原体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生来就有多种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第二道防线生来就有多种第三道防线出生以后一种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通过比,学生自己总结出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符合自主学习理念。三、归纳总结达成目标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知识框架【过渡语】:同学们,对于以上学习的三道防线,你们还有没有疑问呢!那老师,有一个小小的疑问,我们人啊,是不是有了这三道防线对我们的健康来说就万事大吉了呢!出示图片:合理营养、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师生总结自主、总结学生回答,增强自身免疫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学生听讲并认同。讲述知识整理、回顾、方便记忆。适时的渗透情感教育。营造波动有序的课堂结构,在大强度的学习之后,安排温馨提示。四、练习检测强化目标以中考链接为主出示单选题和判断题1.皮肤能阻挡大多数病原体入侵人体,它属于保卫人体的 (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D. 特异性免疫2.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注射狂犬疫苗 C.溶菌酶溶解病菌 D.吞噬细胞吞噬病菌3.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人体免疫系统在发挥作用。下图中起杀菌作用的是 ( ) 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无法判断 教材中课后习题第二题学生思考。完成幻灯片上的中考链接题及课后练习题。巩固新知,当堂提升。【板书设计】免疫【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微观、抽象、复杂,涉及的新名词众多,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遵循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事实到理论的概念形成规律,根据直观教学原则,所以选用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实例,利用好教材中活泼有趣的插图,运用生动直观的教学语言,组织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问题探讨等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放手给学生自主互助时间这一部分,要掌握好时间,把握好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