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4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学校:兰州市第二十九中学 姓名:王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性目标 1.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2.说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二)技能目标学会分析实验方案,并能设计对照实验。(三)情感目标培养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能力,发扬集体精神。二、教学重点:1.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2.说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三、教学难点:气体交换的原理。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探究—讨论式教学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空气清新剂喷雾;探究实验“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材料用具。2.FLASH: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复习导入:出示:人体与外界环境气体交换图,回答大屏幕上两个问题。[过渡]:那外界环境中的气体进入人体内又是怎样交换的呢?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什么变化呢?[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提出问题]: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变化吗?[作出假设]: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设计实验:如书P63的图所示。[讨论]:这个实验方案不足之处主要是什么?[讨论]:小组提出改进意见,并设计本小组的探究计划。[实验方案]: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两个烧杯,标号1、2。2.用塑料管向1号烧杯的石灰水里吹气。3.将塑料管插入2号烧杯的石灰水中,用针管向石灰水中注射空气。回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认为:这个实验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但不能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小组热烈讨论,认为应设计对照实验,一个烧杯中通入人呼出的气体,另一个烧杯中通过入人吸入的气体(空气)。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交换的过程教师出示: 实验装置示意图[分组实验]:各小组按照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操作。[结论]:1号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混,2号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说出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出示图表]:吸气与呼气时的气体成分图[回答]:比较吸入与呼出的氧气,吸入与呼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发生的变化?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提问]:这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结果,那么体内的气体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演示]:在讲台前喷一次空气清新剂,让同学们辨认是什么气味。[提问]后排的同学闻到了吗?[演示]再请一名男同学到讲台前多喷几次。[提问]现在后排同学感觉效果有何不同?[讲述]: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气体交换就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行的。[讲述]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自学]:书P65最后二段。[讨论]:描述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过程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出示:相应的简图,讲述两种气体交换的过程。小组同学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对吸入气和呼出气中的主要气体体积分数有更科学的认识讨论认为人体利用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前排同学很快说香味。这时后排同学也能辨别出是什么气味。阅读课文,自学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播放FLASH]:总结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出示:呼吸的全过程简图[总结]:呼吸的全过程有四个环节。通过观看FLASH,更加直观地理解气体交换过程。对呼吸的全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七、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归纳,总结。八、巩固练习:1.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是由于( ) A.肺泡内氧的含量大于血液内氧的含量B.肺泡内氧的含量小于血液内氧的含量C.肺泡内氧的含量等于血液内氧的含量D.空气中氧的含量大于肺内氧的含量2、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人体后,最终到达( ) A.肺 B.血液 C.心脏 D.细胞九、布置作业:完成配套综合练习册10.4节内容十、板书设计:10—4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一、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