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教学设计 执教者:何卿辉?? 钦州市钦北区大寺第二中学?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一、教材分析在学习了“免疫”“传染病的预防”以后,学生已经知道了“人类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同周围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本节教材安排“艾滋病”的内容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也是恰到好处的。本节教材围绕“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这一教学重点,从艾滋病的探究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把收集到的艾滋病信息进行整理、参与交流,进一步与传染病知识建立联系,加强对“后天获得的免疫力”的理解。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常识,关爱艾滋病患者,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以及自珍自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学生分析在学习艾滋病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了传染病的基本知识,而且在网上、报刊杂志上、电影电视上、社会生活中也接触到一些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但是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不了解艾滋病,对艾滋病存在畏惧情绪,若真有艾滋病患者在学生的身边时,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艾滋病蔓延的严峻形势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基础,通过对艾滋病的探究活动,不难总结出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传染途径、主要症状和预防措施。三、设计理念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以人为本”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对艾滋病的探究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去,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探究。设计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答疑和讨论,理解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着力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出发,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去探究、思考、分析、讨论,尝试由传统教学方式向探究性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采用探究、问答、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自学、调查和课堂上的讨论解决一个个问题,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艾滋病的发病原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的措施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收集信息并进行整理。3、情感目标关注艾滋病的危害,树立关爱人类,关爱社会的责任感。五、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艾滋病病毒在患者体内的生存场所,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发病者的主要症状。六、教学媒体艾滋病视频、图片资料。七、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学生自愿结组,每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整理员、发言人。用约一周的时间收看、收集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传媒上报道的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从中获得艾滋病的相关信息。教师准备:多渠道搜集关于艾滋病的各方面信息,整理成若干材料。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导入新课12月1日这一天,预防艾滋病的志愿者佩戴红丝带,走上街头,用各种方式宣传防治艾滋病的知识。那么,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预防艾滋病呢?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内容?教师进行巡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提问:艾滋病对人有什么危害?(多媒体展示图片)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 展示:艾滋病的发现、流行速度和分布是怎样的呢?认真思考讨论,并联想课前调查活动的有关内容,进入对艾滋病的思考。?教师分析依据课前学生调查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要融入到组内,搜集交流信息。?????各组将课前调查活动获得的知识内容如实地在班内汇报。????交流方式可采取多样化。交流的内容不仅仅是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的生存场所;传染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对于这次调查实践活动中的其它感受也应让学生谈出来。?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根据各小组的发言,每位学生均应对各组的调查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有争议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展开辨论,通过辨论求得知识的真啼。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从中评议出本次调查活动的最佳组合优胜组。?????????根据小组交流等各个环节掌握的反馈信息,采取有针对性的提出议题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10-112的的内容。出示相应的议题: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生存在人体哪些部位? ·艾滋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是什么?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怎样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对人了有什么危害???????仔细阅读相关内容,研究教材中对知识内容的阐述,并结合课前的社会调查思索相应的议题。??????????????????组织各组讲出研究议题的结果??小组内择出发言人,在班内讲述对相应议题探究的结果。独立完成表格中的各项内容。学生的发言是否完善,教师不要急于纠正,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本组的见解。出示探究活动中的主要内容(见附表)。组织学生完成。 ??提出议题:1.怎样对艾滋病的预防措施?2.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积极思索。????????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对这两个议题的认识、看法和见解。通过充分的讨论,达成共识。??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学以致用,训练提升课堂作业:课本第页当堂练。附表: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生存场所?艾滋病病毒的传染途径艾滋病的主要症状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九、教学反思1.在今后的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围绕自己或别的同学确定的主题展开讨论。2.教师课前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上好一节课,教师要花很多时间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上。3.充分利用校外的教学资源,如访问医生、护士,收集来自医院的信息,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上网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