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主题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P81文字及图3.5-5,概述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再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结合P82文字及图3.5-6,对比人体七种细胞形态图,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并理解形成神经元这种特殊结构的原因是细胞分化。3.根据神经元细胞的特殊结构,推测其功能,能够辨析神经纤维、神经末梢和神经三个易混概念。4.结合微课学习,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合理运用的意识。2.通过观察神经系统结构示意图,提高学生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神经遍布身体,神经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间思想火花的碰撞,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4.通过分析模型,使学生掌握利用实物辅助学习的方法,拓展思维,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辅助教学。(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和“细胞观”的生物学观点。3.体会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人体各个系统相互、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重要概念。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读图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2.理解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二)教学难点1.神经末梢、神经纤维、神经的名词辨析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二、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三、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播放视频《平昌冬奥会武大靖速度滑冰夺冠》,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导入语:在视频中会发现武大靖的身体倾斜程度非常大,很容易滑倒,但他顶住压力,最终为中国争光。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高难度的动作要想完成需要哪些系统的参与? (抛给学生问题,让学生即回顾旧知,又带着问题进入本课学习)1.认真观看视频,体会人体生命活动之美,思考为什么身体能做出这些高难度的动作?2.回顾运动的实现,引出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开始本课学习。资源:网上搜集的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夺冠视频,展示一个精准高难度的动作。多媒体电脑播放视频目标解读学生共同朗读学习目标,用红笔勾画重点,提示重点内容,一目了然。1.学生勾画学案目标。课件多媒体学生自学质 疑1.【教材自学】①在学生对照学案自学课本的时候,老师巡回观察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个性问题,对个别学生做出个性化的指导,如强调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而不是只有脑;勾画课本时注意圈点关键词语;在课本适当位置做好批注等。②记录学生自学中产生的共性问题,为后段的老师讲解提供依据。2.【观看微课】①老师观察学生的微课观看情况,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平板电脑观看微课;②记录学生在观看微课时存在的问题,为后段讲解提供依据。1.【教材自学】学生对照学案问题自学课本,完成学案 要求,并且勾画记忆课本知识。2.【观看微课】学生观看微课《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及时在课本上记笔记,并且落实基础知识,加强记忆。资源:学生用的学案为老师自己编制。学生平板电脑,微课《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多媒体课件,相关动画和图片。 过渡老师写板书;通过你的自学,我们结合神经系统结构示意图,一起来解读神经系统的组成,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自己的自学效果呢?学生积极掌握基础知识,集中注意力,踊跃展示自己。多媒体课件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夯实基础】课件展示神经系统模式图,设置动画,展示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突破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用流程图形式,总结出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而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2.明确概念,用图示展示给学生神经系统遍布全身,把人体统一成一个整体。3.【随堂检测】学生展示答案,落实基础。1.【夯实基础】学生先利用学案完成神经系统的知识框架构建,然后夯实基础。 明确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3.学生思考随堂检测,踊跃展示自己。多媒体课件、视频过渡老师书写板书;神经系统也是由细胞、组织、器官层层递进构成的,哪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学生听老师讲,并且回答老师的问题,引出神经元。神经元的结与功能1.给学生提供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落实自学效果。 2.然后引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神经三者的关系。 (提出要求:小组合作,利用模型突破难点,尤其是要辨析神经纤维和神经,以及髓鞘和结缔组织膜)为了更好的落实难点,结合模型,引领学生共同理顺思路,形成神经是由多条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构成重要概念。1.学生观看课件图片,回答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2.组长组织组员共同探究模型助学,结合模型,直观的突破神经纤维和神经的关系。小组展示。3.学生内化概念,把抽象的、无法与已有经验结合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实物化。多媒体课件、生物教具(自制模型)过渡既然神经系统具有这么特殊的结构,那请同学们推测神经元具有什么功能呢?观看课件多媒体课件神经元的功能1.展示“神经元的组成”,每一个结构展示后,接着展示其具有的功能,思路清晰,具体又系统的形成知识框架。2.展示完具体的每个部分具有的功能后,提出问题:那神经元具有什么功能呢?3.提出问题:神经传导的是什么?是刺激还是神经冲动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神经冲动。1.学生跟随老师边思考边回答,胞体、树突、轴突的功能。2.学生回答随着教师的引领,回答出神经元的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3.学生明确神经传导的是神经冲动而不是刺激。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过渡我们在知道了神经元的功能了,那神经冲动是怎样传导的呢?为了更好的体会神经冲动的传导,我们做一个游戏。学生听老师讲课,期待游戏的进行。多媒体课件用土地——因地制宜 1.【游戏助学】游戏规则: 当老师下达指令时,请同学们反着做出反应,比如:老师说“起立”,同学们就蹲下去。 做错的同学就不能参与下一轮的游戏了,请做好准备,时刻保持高度集中。(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并能引起学生思考,神经冲动是怎样传导的?)2.通过学生的游戏体验后 1.【游戏助学】积极参与游戏,切身体验“信息”的传递。2.学生深切体会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及规律的学科。学生学案、多媒体课件等过渡老师提出【共同探究】:在游戏中,同学们的耳朵接受“指令”刺激,并把神经冲动传给脑,然后脑再下达指令,完成动作。设置两个 (1) 那这个过程是不是只由一个神经元细胞完成的呢? (2)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怎样建立联系的呢?小组积极讨论,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展示同学思路清晰,语言精练,可见难点已然突破。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等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1.【共同探究】给提出两个问题:在一个神经元细胞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怎样的?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怎样的?2.老师利用多媒体动画设置,把抽象晦涩的知识转化成直观动画形式呈现。3.老师讲解:神经冲动就是沿着树突到胞体到轴突的方向传导,当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时候,上一个神经元的神经末梢连着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把神经冲动传下去,就这样人体感受的刺激就能传到脑或脊髓,从而调节生命活动的进行。1.【合作探究】学生看图思考,先自己思考,再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开阔思维,发挥想象。小组合作讨论,形成神经冲动沿着树突——胞体——轴突的传导方向的观点。3.听老师讲课,学生及时整理笔记,补充知识。学案、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整理学案1.老师提出要求,根据以上的学习,整理自学学案,落实错题更正。 2.完成当堂检测。学生整理学案,改正自学学案上的错误,并完成当天检测。多媒体课件当堂检测1.老师精选习题,让学生在学案上完成当堂检测。 并用智慧教室软件上传答案。全体学生都要上传,智慧教室软件会显示已完成的学生和未完成的学生,已经答题的时间等。老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终止答题的时间。这样获得的数据更加客观。2.老师输入正确答案,软件会按照错误率由高到低排列,双击可观察具体哪些同学做错,哪些同学未完成等情况,这样有利于老师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答案上传情况,选择第4、5、6题讲解。1.学生在学案上完成当堂检测。2.所有学生上传答案。3.做完后,小组合作讨论。4.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错题率较高的题,并积极回答相应老师的提问。多媒体课件、智慧教室软件 总结反思1.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2.要求学生根据知识归纳,巩固基础知识完成学案上的知识总结。3.要求学生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收获或不足。学生和老师共同总结,巩固基础知识,盘点收获和不足。多媒体课件拓展知识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是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细胞,导致与之有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萎缩,患者多为1~6岁儿童,俗称小儿麻痹症。目前该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预防。拓展知识学习,开拓视野,也对接下来脊髓的学习产生探究兴趣。拓展作用上网搜集资料,统计由于神经系统受损而引起的常见疾病,并了解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远离这类疾病。独立完成,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卫生保健常识。社会调查板书设计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教学特色使用翻转课堂模式,利用平板电脑和创课学堂平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学生提前下载老师上传平台的微课,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先自主学习,遇到疑难可以借助微课解决,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反复观看,需要记笔记的地方可以暂停微课记笔记。突出个性化分层教学。在评测环节,使用智慧教室平台,让每个学生的答案都能展示,从而把每个学生的问题都暴露出来,然后根据数据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实现个性化教学。利用导学案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小组互评,提高合作能力,并培养竞争意识。利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注重活动设计和生物教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授课线索明确,脉络清晰,以“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的功能”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突出生物教学特色,处处体现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规律的学科特性,利用生物模型突破难点,不论是课上探究还是补充知识,都注重联系实际,关注生命,热爱生命。以下为学生用学案:初一生物翻转课堂学案班级 小组 姓名 编制时间2018年 月 日 课 题 第五章 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第一课时目标导学1.通过观察P81文字及图3.5-5,概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结合P82文字及图3.5-6,描述神经元的结构,理解其功能,能够辨析神经纤维、神经末梢和神经。3.提高阅读和审图能力,提升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4.体会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科素养。重点难点重点: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理解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难点:神经末梢、神经纤维、神经的名词辨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学 案 内 容【自学质疑】一、知识回顾运动的实现除了需要运动系统,还需要哪些系统的参与?二、自学教材1.读81页课文及图3.5-5,描述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并勾画其各自的功能。(勾画批注记忆)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3.完成下列知识框架(鼓励合上课本完成)4.读82页文字和图3.5-6,认识神经元的显微照片和结构示意图。参考微课《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思考下面问题:与普通细胞相比,神经元有什么特殊结构?(2)树突和轴突的形态有什么不同?(3)完成神经元结构的模型构建。(及时记忆掌握)三、观看微课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观看微课时,注意记笔记,修改学案,并记忆基础知识) 四、小组合作学习1.组长主持,每人利用电线模型分析下列问题,讨论学案上的疑难问题和以下合作探究题目:【合作探究一】辨析本节课易混的概念(1)明确神经末梢、神经纤维、神经的概念。(2)区分髓鞘和结缔组织膜。(结合模型完成)(2)辨析三者的关系(结合模型完成) 【合作探究二】神经冲动的传导在一个神经元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怎样的?(2)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是怎样传导的?(提示:观察右侧的图)【训练展示】1.神经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 ( ) ?A.脑和脊髓? ? B.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C.胞体和突起?? ?D.神经纤维、脑和脊髓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神经中枢???B.神经元?????C.神经???D.细胞体3.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神经元是神经细胞??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C.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D.神经纤维是由多条神经集合而成的。??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及其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中枢神经就是脑和脊髓 C.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及其发出的神经 D.脊椎动物的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5.神经纤维是指????? ? ??( )A.轴突和长的树突及外面的结缔组织膜????B.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外面的结缔组织膜??C.树突或长的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D.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6.脑和脊髓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那脑和脊髓属于( )结构层次A. 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五.课堂总结,归纳知识,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自我反思】盘点收获或存在的问题【课外拓展】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是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的运动神经元细胞,导致与之有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萎缩,患者多为1~6岁儿童,俗称小儿麻痹症。目前该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预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