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一、教学目标1.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2.认同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难点: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古诗词欣赏《行香子》宋·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这首词描绘的画面是如此令人神往,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PPT2)(二)学案导学 自主学习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阅读分析教材P112~113内容,结合生活经验,回答课前预习中的相关问题。阅读分析教材P114科学·社会·技术内容,结合观察P114图及生活经验,回答课前预习中的相关问题。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 学案导学、观察分析、自主学习。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学生初步认识本节知识要点: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三)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1.两人合作探究互相提问,本节课在围绕哪些知识进行学习,获得对知识的初步认识。2.小组合作探究探究问题:问题(1)①在我们身边存在什么样的环境问题? ②对于垃圾的分类处理,你知道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吗?问题(2)①用卡片写下身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行为,如何改正?②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你是如何理解的?③如果让你选择入住的地方,你会选择在哪?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获得知识,知道:如何保护环境。学生提出探究中的问题与疑惑。3.师生互动活动 观察图片,认识环境污染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活垃圾等。(PPT3~6)观察图片,认识环境破坏的有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等。(PPT7~8)引言:“桃红李白菜花黄”,我们的家乡如此吗?为了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一起来行动。(PPT9)活动: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教师介绍目的与用具。(PPT10)教师说明方法步骤及具体事项:(1)分成8个小组,每组6人,调查校园周围或家庭所在社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可以进行实地调查,或到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咨询,也可以通过图书馆、报刊杂志社、电视台或互联网站收集资料。(2)每组至少选择一个当地存在的问题(如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或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写出具体的实例和近些年来采取的措施(最好包括有关的数据)。进一步收集和学习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知识,以便加深理解、进行评价并写出调查报告。(3)结合当地近年来人口数量变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等情况,分析在生态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应当如何做,并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要抓住关键问题,并力求切实可行)。(4)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别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调查报告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评价全班哪些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最准确,哪些行动计划切实可行。最后,经全班讨论,决定是否将全班汇总后的报告和计划向当地有关部门汇报。注意事项:实地调查时要注意安全。调查时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合作。(PPT11~12)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如何撰写调查报告。(PPT13~14)训练:从我做起,保护环境。进行垃圾分类。4.教学评价活动 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出鼓励式、赞扬式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5.知识拓展介绍科学·技术·社会——退耕还林。(PPT16)(四)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2.学生说出:(1)保护环境,从我做起;(2)如何进行调查。3.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 (略)(五)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1.随堂知识训练 (PPT17)2.达标检测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3.巩固提升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练习题。四、反思与评价完成本节学习情况记载与教学评价。自我评价 过程与方法 评价等级 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行为 教学过程 中再优化 优化问题 优化方法1 2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