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2.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作用。难点: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呼吸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前面我们学过,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氧和营养物质。一声啼哭,婴儿“呱呱”降临,一个幼小的生命开始了新的旅程。幼小的生命又是怎样获得氧的呢?(PPT2)(二)学案导学 自主学习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学生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40~41内容,回答课前预习中的相关问题。学生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41~44的内容,回答课前预习中的相关问题。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 学案导学、观察分析、自主学习。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学生初步了解本节知识要点。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三)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1.两人合作探究互相提问,本节课在围绕哪些知识进行学习,获得对知识的初步认识。2.小组合作探究探究问题:问题(1)①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②气管炎如不及时治疗,为什么会得肺炎?问题(2)①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流畅外,还有什么作用?②如何预防尘肺等职业病?③女性的声音一般比男性的声音尖,这是什么原因?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获得知识,知道:(1)呼吸道的组成;(2)呼吸道的作用 。学生提出探究中的问题与疑惑。3.师生互动活动 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PPT3~4)观察图例,说明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PPT5)观察图例,认识呼吸道使空气温暖。(PPT6~7)交流与表达:北欧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想一想,议一议:长跑时,为什么用鼻吸气,用嘴呼气?(PPT8)教师介绍: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是有限的。(PPT9~10)小结:呼吸道的作用与环境保护。(PPT11~12)教师介绍:痰的形成。(PPT13)问题: 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能随便吐痰?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PPT14~15)问题:你有没有吃饭或喝水时被呛到的经历?为什么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呛着?(PPT16)教师点拨、讲解问题:吞咽和呼吸的关系。(PPT17)4.教学评价活动 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出鼓励式、赞扬式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四)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2.学生说出:(1)呼吸道的组成。 (2)呼吸道的作用。 3.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 (PPT18 )(1)呼吸系统的组成(2)呼吸道的作用保证气体顺畅地通过,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3)吞咽与呼吸(五)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1.随堂知识训练 (PPT19~22 )2.达标检测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3.巩固提升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练习题。四、反思与评价完成本节学习情况记载与教学评价。自我评价 过程与方法 评价等级 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行为 教学过程 中再优化 优化问题 优化方法1 2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