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怎样饮食才算安全。2.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3.关注食品安全,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难点: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许多同学生活中有很多饮食习惯:好吃油炸薯条、炸鸡腿,爱喝可乐、纯净水,用快餐面代替正餐……你有这些习惯吗?这些习惯都有利于健康吗?(PPT2)(二)学案导学 自主学习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学生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32~34内容,回答课前预习中的相关问题。学生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34~36的内容,回答课前预习中的相关问题。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 学案导学、观察分析、自主探究。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学生初步了解本节知识要点。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三)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1.两人合作探究 互相提问,本节课在围绕哪些知识进行学习,获得对知识的初步认识。2.小组合作探究探究问题:问题(1)①方便面能代替正餐吗? ②什么样的营养才算合理营养?③分析一下“豆芽菜”和“巨无霸”体型的人的饮食习惯?问题(2)①有人说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含农药少。对吗?②能用发霉、变质的剩饭和饲料喂养家禽吗?③购买食品时应注意哪些内容?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获得知识,知道:(1)什么是合理营养。(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学生提出探究中的问题与疑惑。3.师生互动活动 学生观察图片。问题:体型与营养有关吗?这样的人健康吗?(PPT3)教师点拨、说明: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营养素种类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的量要合适。(PPT4)观察日常生活中饮食与健康的例子。学生交流与表达,这样做法合理吗?(PPT5~8)介绍“平衡膳食宝塔”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提出了10条基本原则。(PPT9~10)教师点拨、说明:“平衡膳食宝塔”:从“塔基”到“塔顶”有五类食物,谷类、果蔬类、肉类`、豆奶类、油脂类 。学生活动三: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PPT11)教师提示: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要素。如地域、成分、价格、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等。交流与表达,方便面能经常代替正餐吗?为什么?(PPT12)想一想,议一议:观察最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图片。你知道这些事件吗?问题:食品与安全有关吗?(PPT13~15)小结: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师介绍、说明:QS是质量安全标志的含义,购买食品要注意是否有质量安全标志。(PPT16)观察图片,教师介绍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的一些做法。(PPT17~18)资料分析: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交流与表达:1.应当关注包装袋上哪些内容? 2.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期? 3.购买非包装食品,应当注意哪些问题?(PPT19~20)小结:购买食品时,如何通过标签判断食品是否安全,构建食品安全日常行为习惯。引导学生认识绿色食品的标志。(PPT21 )4.教学评价活动 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出鼓励式、赞扬式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5.知识拓展与生物有关的职业——营养师(四)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2.学生说出:(1)合理营养的概念。 (2)如何注意食品安全。3.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 (PPT22 )(1)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宝塔”(2)食品安全(五)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1.随堂知识训练(PPT 23~24)2.达标检测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教师及时反馈校正、点评。3.巩固提升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练习题。四、反思与评价完成本节学习情况记载与教学评价。自我评价 过程与方法 评价等级 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行为 教学过程中再优化 优化问题 优化方法1 2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