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 人的由来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并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2.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3.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难点: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长期以来,困扰人类的两大问题是:生命从哪里来?人类又从哪里来?同学们,有没有兴趣来探讨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人类从哪里来?(PPT2)有三则故事提供参考:故事一:女娲造人传说(传说,女娲用泥土造人,上等人用手捏,下等人用柳条击打泥浆而成)。 (PPT3)故事二:上帝造人(传说,上帝首先造出男人亚当,再从亚当身上抽出一根肋骨造出女人夏娃)。 (PPT4)故事三:19世纪,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大量的考察、比较、研究。提出进化论观点,认为人类是由一类古猿进化而来。(PPT5)你赞成哪种说法?(二)学案导学 自主学习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学生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2~4内容,回答课前预习中的相关问题。学生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4~5的内容,回答课前预习中的相关问题。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 学案导学、观察分析、自主学习。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学生初步了解本节知识要点。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三)合作探究 点拨升华1.两人合作探究互相提问,本节课在围绕哪些知识进行学习,获得对知识的初步认识。2.小组合作探究探究问题:问题(1)①学生交流:你想象中森林古猿的生活的场景?②森林古猿如何要到地上生活?问题(2)①从古猿到人进化经历那些阶段?②工具的使用在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③展望人类的发展,人类是否会理智地发展和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获得知识,知道:(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 从猿到人进化的过程比较漫长,其中有环境的变化和人自身的变化。提出探究中的问题与疑惑。3.师生互动活动 学生观察与思考:古猿的生活场景及与人的区别。教师结合书本中观察与思考、引导分析:古猿的生活环境及与人的四点区别。(PPT6~9)通过学生描述复原古猿的生活场景。小结: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PPT10)问题:如果从林没有了,古猿会怎么办?(PPT11)引导分析环境的变化导致古猿的演化。(PPT12)教师点拨、引导分析:从猿到人的进化中直立行走、工具和火的使用、脑量的变化等。(PPT13~18)学生交流与表达:概述从猿到人的进化大致过程。(PPT19)想一想,议一议:黑猩猩会变成人吗?(PPT20)4.教学评价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出鼓励式、赞扬式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5.知识拓展(1)技能训练:区分观点和事实。(PPT21)(2)介绍科学家的故事——我国科学家和北京猿人。(PPT22)(四)知识梳理 归纳整合1.学习本节课后,学生回顾:你知道了什么?会解决什么问题?还想了解什么?2.学生回答:(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谁?(2)古猿进化成人过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是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梳理本节知识。板书: (PPT23 )(五)达标检测 巩固提升1.随堂知识训练 (PPT24~25 )2.达标检测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用书中针对性练习题。教师及时校正、点评。3.巩固提升学生完成学生用书中练习题。四、反思与评价完成本节学习情况记载与教学评价。自我评价 过程与方法 评价等级 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行为 教学过程 中再优化 优化问题 优化方法1 2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