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第二章《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第二章《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设计
沧县刘家庙乡中学 唐玉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能力目标
分析资料、分组讨论
情感目标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
阐明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主题。(4分钟)
前些年,鼠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为了消灭老鼠,人们发明了毒鼠强,短期内老鼠的确得到了控制,但过了一段时间,人们惊奇的发现,老鼠越来越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河泥(河中的浮游植物)”。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它们之间进行着物质的传递,同时也传递着能量。——引出本课题目
思考、回答问题
鼠的天敌——猫被毒死了。
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食物链、食物网概念及食物链的写法(15分钟)
展示生态系统的图片:分析生态系统四种成分有什么关系?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生物因素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板书:食物链
学生讨论: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吃与被吃又构成了什么?
(食物链)
通过台词展现生物自身特点和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呈现食物链。
展示食物链的概念及正确写法。
强化训练
用食物链的形式展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浮游生物)
(2)判断下列食物链正确吗?为什么?
A阳光→草→鼠→蛇
B草→昆虫→食虫鸟→蛇→鹰
C蘑菇→草→鹰
D虾→小鱼→大鱼
E树←虫←鸟←鹰
看图分析总结:(有几条食物链)
这些食物链像什么?
板书:食物网
→学生找出其中缺少了哪些环节
学生分析回答
学生思考,然后与老师互动,动手写出食物链
展示食物网的概念
巩固食物链的正确写法,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及其调节能力有限。(5分钟)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个体数量越庞大,生物链就会越多,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会越复杂。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人为原因使生态系统中食虫鸟的数量急剧减少,后果会怎样?(讨论3分钟)
总结得出:食虫鸟减少后:猫头鹰会减少——蛇增多——青蛙减少——蝗虫增加,因为蝗虫是食虫鸟的食物,食虫鸟又会慢慢恢复,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在较长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保持相对稳定,这叫生态系统的稳定。
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会有什么后果?
(草原的食物网会受到破坏,严重时会造成沙漠化)
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学生讨论,交流结果。
思考:受到什么启示?
爱护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资源
帮助学生建立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系统中每一种生物不是孤立的,它们通过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的概念。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0分钟)
出示一条食物链。思考:当某种生物摄取食物时,它从食物中获取了什么?
(物质和能量)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传递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2.光合作用使植物体内积累了营养物质,那么,这些物质最后去哪了呢?
出示物质循环图片,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碳是如何进入生产者的?
2.碳又从生产者传给了谁?
3.生产者、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碳回到哪?
4.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物(含碳元素)经分解者分解去了哪里?
总结归纳:生态系统中进行着物质循环。
板书: 物质循环
生物体 无机环境
学生思考回答
讨论问题
发表观点
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循环的过程。
五、有毒物质的富集(3分钟)
结合实例展示有毒物质的富集及其危害。
展示池塘中有毒物质数据图片。
思考有毒物质富集的问题。
认识此现象。
认同其危害
培养爱护环境的情感。
课堂小结 (3分钟)
你通过本节课有哪些收获?以开放的形式,让学生谈感受,不仅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同时还会增强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的情感。
练一练
(5分钟)
课件展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草 兔 狐
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食物网
物质循环
生物体 无机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