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教学目标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3、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识别输血与血型关系;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重点和难点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说出 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难点: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循环系统中最基础的一节,主要讲述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这一部分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和重点,同时还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介绍了输血与血型的一些知识。学习的时候学生以自学和观察为主,教师指点不懂得部分,同时提问主要内容。预习题见学案导学教学过程:引入课题:繁忙的运输线,穿梭的陆路运输,航运、航空运输,保障了人员往来的需求,同时也为不同地区货物的往来提供了便利。人员、货物的往来运输,有赖于运输线的正常有序的运转。人属于生物,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需要营养,同时还需要排出废物。如果没有正常的运输,营养物质的进入和废物的排出就不能完成。在人体内确实存在着这样的运输线——循环系统,其中的血液循环担负着人体内主要的物质运输任务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1、演示实验: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讨论:(1)、加入抗凝剂的血液静置后有什么现象?(2)、你认为血液可能是由几部分组成?(3)、为什么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4)、在血液的组成成分中血浆起什么作用呢?2、实验: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讨论:(1)如何在镜下分辨血细胞?各类血细胞的形态、数量有何特点(2)为什么找不到血小板?(3)各种血细胞的作用?3、分析与讨论分析血常规化验结果,作出简单诊断,并说明各种组分的作用。(注意有关RBC、WBC、HB和PLT的正常参考值和说明)二、输血与血型人类的血型有四种类型:A型、B型、AB型、O型,血型是遗传决定的,也是可以遗传的。从血量来看,一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约占体重的8%,如一个50公斤体重的成人总血量约有4000毫升。一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只占全身总血量的1/10——1/20。血液和其他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各种人体血细胞都有一定的寿命。衰老的血细胞不断地死亡,由骨髓制造新的细胞来补充,献血后,骨髓造血功能回加强,使血液成份维持相对的恒定。因此,献血无损健康的。三、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各自对血液的认识。血液在人体内不仅担负着体内物质运输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吞噬病菌的防御功能以及止血和凝血作用,所以血液对人体的健康和相关生理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愿我们能够献出一份爱,让血脉相通,真情流淌。我们依靠,所以我们生存。达标检测作业布置:学习与检测上题目?板书设计: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 运载血细胞?????????????????血浆(功能)??? 运输养料和废物????????? ?????????????????????防御保卫???1、血液的组成?????????????????????????????????????????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血细胞??? 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2、输血和血型(1)血型:A型、B型、AB型、O型(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