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P+S自能发展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课案框架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备课人:金艳课题: 4.8.1人类的食物 课时数:1教学设计思路《人类的食物》是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的其中第1节。本节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探究某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和各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知识难度不是很大,但内容较多,可分为2课时教学,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探究实验----探究某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本节课将学习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以及各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本节课学生通过亲自品尝各种美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及其作用;通过观看相关的微视频,归纳总结出水、无机盐、维生素的主要作用以及无机盐、维生素缺乏时的一些症状;通过角色扮演,加深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及意义;通过布置课后拓展,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课后搜集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提神、抗疲劳”的原因,制作PPT,下节课在班级展示,巧妙的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与日常生活现象紧密联系,学以致用。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种类及其作用,识别各营养物质的主要食物来源。2、列举几种常见无机盐和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3、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健康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种类及其作用,识别各营养物质的主要食物来源。2、列举几种常见无机盐和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教学难点:1、列举几种常见无机盐和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2、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健康的关系。教学辅工具各种食物、小白板、大白板、白大褂、自制台位等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体现“自能”的关键点设计意图课前自能感知独立完成《导学案》任务,提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并记录下来。督促学生完成《导学案》,并搜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前完成自学启疑的过程。课中导入新课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发言。以“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为话题导入新课:我们每天都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食物中都含有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的作用是什么呢?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引出本节课题: 人类的食物。自能发现分组品尝美食,小组讨论总结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及作用,小组代表用小白板展示讨论结果,小组互评。活动一:《导学案》预习反馈展示活动二:美味食品大家尝,营养物质我归纳 分组品尝不同的食物,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本组品尝了哪些食物? 2、所品尝的这些食物中主要都含有哪一种营养物质? 3、这一种营养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活动三:现实生活超链接,生活常识我解释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要打点滴,输葡萄糖液,为什么?病人几天不吃食物,身体明显消瘦,为什么?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需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 通过亲身品尝美食以及解释生活现象的活动, 学生了解了糖类、脂肪、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的主要食物来源及其作用。自能参与观看水、无机盐、维生素相关的微视频,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水、无机盐、维生素的作用,小组代表用大白板展示讨论结果,小组互评。活动四:观看微视频,小组讨论,谈谈对“生命离不开水!”这句话的理解。 活动五:我的健康我守护任务一:观看微视频,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常见无机盐的作用(大白板)(儿童、中老年人吃钙片补钙;多吃海带补碘;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孩子胃口好) 任务二:观看微视频,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几种维生素的作用(大白板) 通过小组讨论与活动展示,学生掌握了水的作用,几种常见无机盐、维生素的重要作用以及缺乏时的症状。自能建构角色扮演--常青树营养科小专家,普及几种常见维生素营养物质的相关知识并为四位病人现场亲诊。 活动六:常青树营养科小专家讲座、坐诊 (一)专家讲座 缺A眼睛怕天黑(夜盲症) 缺B容易得脚气(脚气病)缺C坏血很容易(坏血病)缺D缺钙一样地(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二)专家坐诊病人1:我是一名文员,每天都要对着电脑工作很长时间,最近老是觉得眼睛很干,并且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请医生您帮我看一下,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病人2:最近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嘴唇和口角都发炎了,该怎么办?病人3:最近牙龈经常出血,甚至出现皮肤淤血和渗血,该怎么办?病人4:经常吃钙片补钙,但为什么晚上睡觉还是会腿抽筋,腰酸背痛?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了维生素这种类别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后自能拓展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课后搜集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提神、抗疲劳”的原因,制作PPT,下节课在班级展示。布置课后拓展,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课后搜集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提神、抗疲劳”的原因,制作PPT,下节课在班级展示。学生通过课外搜集与维生素相关的日常生活饮品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常识。 信息技术使用PPT课件,相关视频板书设计 第1节 人类的食物一、食物中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教学反思《人类的食物》是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八章《人体的营养》的其中第1节。本节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探究某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和各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知识难度不是很大,但内容较多,可分为2课时教学,上节课已经学习了探究实验----探究某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本节课则学习了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以及各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下面我将对第2课时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为今后更好的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回看课堂实录,我发现本节课有亮点,也有失误。首先我来谈谈本节课的亮点。亮点1:【活动二】美味食品大家尝,营养物质我归纳环节中,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品尝美食,归纳总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种营养物质的作用以及它们的食物来源。一见到可以吃的食物,并且可以在课堂上吃东西,学生顿时兴趣高涨。在设计每组的可以吃的美食中,我花了一些心思,我将这三种营养物质巧妙的转化成具体可吃的零食。例如,我以乐事薯片和红薯干代表糖类(淀粉)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以开心果、巴旦木代表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以良品铺子里的猪肉铺和牛肉干代表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物,等等。学生吃到这些美味的零食,课堂气氛瞬间进入活跃状态。亮点2:【活动三】现实生活超链接,生活常识我解释环节中,我趁热打铁,与【活动二】紧密联系,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对人体重要作用的相关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巧妙的从【活动二】衔接过渡到【活动三】,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初步实现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种营养物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亮点3:【活动五】我的健康我守护环节中我将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作用的学习以张贴“缺乏时症状”的彩色卡纸板对号入座的形式开展此活动,集乐趣和高效为一体,有效的激发了学生踊跃尝试挑战自我的精神,并且节省了课堂时间,体现了兴趣与高效有机融为一体的初中生物课堂。此外,关于对无机盐的学习,我还播放了日常生活中有关含钙和含锌的无机盐广告,巩固加深学生对无机盐对人体健康重要作用的理解,再次将课堂融入生活,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无机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亮点4:【活动六】常青树营养科小专家讲座、亲诊环节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此环节中,我组织学生角色扮演,穿上白大褂亲身体验当医生专家的感觉。课堂上,瞬间化身为白衣天使,学生非常地激动、感兴趣。特别是学生模拟医院看病现场(一位医生专家坐诊,一位护士叫号,四位病人排队就诊),即兴表演挥洒自如,效果立竿见影。学生将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和维生素D缺乏时的症状以及改善这些症状的方法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巧妙的巩固、加深理解了这四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本活动又一次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树立对医生这一职业向往奋斗的目标。亮点5:【活动七】我行!我秀!是本节课的结尾与拓展环节。我以日常生活中“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的广告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课后搜集其“提神、抗疲劳”的原因,并制作PPT,下节课在班级展示,巧妙地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并为下节课的开始作铺垫。本活动再一次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其他种类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本节课从头到尾以关注人类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为线索,以实现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中心,将七大活动贯穿整节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主动地掌握这六种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学生寓学于乐,寓乐于学,成功的实现了初中生物的高效课堂。然而,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活动五】我的健康我守护环节中的任务一:观看微视频,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常见无机盐的作用时,我引导学生看完视频后,没有组织小组讨论,有点失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