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的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人的性别决定》一课,主要讲述了人的男女性别差异由性染色体决定,使学生理解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等。这部分教学内容,实质上是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入门知识。学情分析:性别是种特殊的性状,对于学生来说存在着一种神秘感,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在此之前学习过的生物的生殖、发育以及遗传部分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初中教材中没有涉及减数分裂的内容,所以两种精子的数量为什么相等不宜深入讨论。课前,学生可能会认为生男生女是由男性或女性决定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决定的。(2)掌握性染色体的表示方法。(3)知道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4)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本节课在了解遗传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看图,观察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了解人体染色体的特点并区分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区分男女染色体的异同。(2)通过探究——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性别决定的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对图片信息的观察分析,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2)通过开展游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学习,科学地认识生男生女的现象,从而走出封建误区。重点:(1)能够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难点: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课前准备:《人的性别决定》课件自主学习预习案,探究竟黄豆(X性染色体),黑豆(Y性染色体),信封。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欣赏视频《生男生女的奥秘》,这个视频告诉我们,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较为普遍,在我们周围生活中,也会见到类似的现象,只要听说谁家添了小宝宝,人们不禁要问是男孩还是女孩?可见新生儿的性别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么,生男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的性别决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题。2、复习旧知,形成新知设问: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人的高矮、胖瘦在遗传学上称为什么?追问: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呢?追问:人的性别是不是一种性状呢?追问:人的性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性状,也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位于?DNA存在于?追问:那么,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认识人的染色体组成。 答:性状答:基因答:是/不是答:基因位于DNA上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对新的问题充满探究兴趣。3、男女染色体的差别请大家翻到课本37页,思考并完成预习案中的题目。展示预习案问题:男、女染色体数目各有多少对?男、女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的异同。猜测男、女性别的不同与哪一对(或哪几对)染色体有关?并说出你推测的理由。如何完整的表示男、女体细胞的染色体的组成?教师点评并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正常人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男、女体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均为22对;一类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男性性染色体用XY表示,女性性染色体用XX表示。师进一步提问:如何完整表示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板书:男性染色体组成:22对+XY 女性染色体组成:22对+XX学生积极参与,对照课本37页的文字和两幅图片,四人一组讨论课件上的问题并依次回答。学生思考后作答。4、男、女生殖细胞染色体的差别以及男、女生殖细胞的种类、数目展示:问题探究师:我们都是由父母生的吧?父亲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母亲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如果他们的体细胞简单相加的话,染色体组成应该为?(44对+XXXY),也即46对染色体。追问:如果再生后代的话,染色体数目应该为多少?追问:再下一代呢?追问:这与客观事实相符吗?师:对,不相符。因为我们早就知道,人的染色体数目为23对。那么,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条数)师:父亲的染色体数目为23对,母亲的染色体数目也为23对,两者分别形成精子和卵细胞,再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最终生育了一个新生儿,染色体数目也为23对。师:想想,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多少?追问:由体细胞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追问:染色体的数目是怎样减半的呢?追问:由此形成的卵细胞,精子又有几种呢?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追问:有哪位同学愿意来演示一下?板书演示:精子有两种:22对+X和22对+Y卵细胞只有一种:22+X生:44对+XXXY生:92对生:184对生:不相符引起学生的注意。生:精子23条,卵细胞23条生: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减半生:成对的染色体发生分离(每对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卵细胞或精子中)生:精子两种,卵细胞一种5、生男生女的原因师:那生男生女是什么时候决定的?师:现在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生男生女的原因。师:通过该视频,我们知道当含X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发育为女孩,当含Y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将发育为男孩。所以,生男生女取决于什么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生: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就决定了性别。6、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先看一则小资料师:由这则资料我们知道,两种精子的数量相等吗?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吗?师:那么,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呢?现在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模拟家庭生男生女的几率。(介绍活动规则)师:先看一下游戏规则,黄豆表示X性染色体,黑豆表示Y性染色体。规则:抓:两人一组,其中一位同学从“精子”中随机抓取一个,另一位同学从“卵细胞”里随机抓取一个。记:将“精子”和“卵细胞”放一起,判断受精卵内染色体组成,判断男女(“黄黄”生女,“黄黑”生男),并记录。 归:每完成一次,将豆子再放回各自的信封中。摇:摇匀,重新抓取,每组抓取10次后,算出男女个数及男女比例。统计:统计“生男”和“生女”的次数,填在表格的相应位置。性别生男(黄黑)生女(黄黄)次数男女比例师小结:通过刚刚的模拟实验我们发现,当数据比较小的时候,例如第一组家庭男女比例并不接近1:1,但当全班同学的数据统计到一起时(就好比一个村庄)男女比例接近于1:1,同学们,能不能对它做一个合理的解释呢?师: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但与卵细胞结合却是随机的,可能这次是含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下次还是含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这样就出现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还是女孩的现象,所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男女比例不是1:1的情形也是常见的。但是,如果统计众多的家庭,男女比例就会接近1:1,说明只要调查人数够多,范围够大,男女比例越接近1:1.师:中国有13亿人口,按理论来说,男女比例应该接近1:1,但实际男女比例是不是1:1呢?我们一起来看中国历年人口统计图。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男女比例是不是1:1呢?师:我们发现男女比例并不是1:1,男性多于女性,你能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吗?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造成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危害。师:先看造成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有哪些?师:男女比例失调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呢?展示性别比例失调危害的PPT师: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展示:法制法规PPT师:单靠法律法规,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宣传教育,逐步消除人们的重男轻女思想,此外,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让人们消除“养儿防老”的顾虑,这才是解决性别失调的根本之计。生男生女是一种自然规律,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师:最后,我们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学生自己阅读生:两种精子的数量相等生:均等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位同学从“精子”中随机抓取一个,另一位同学从“卵细胞”里随机抓取一个,判断生男还是生女,每完成一次,将豆子再放回各自的信封中,重新抓取,总共抓取10次。最后,学生派代表把数据统计到excel表格中。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生:不是1:1生:男性多于女性生: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生:自主回答生:重男轻女思想 B超人工选择课堂小结:这堂课你们都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呢?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担任宣传小使者的角色,通过小报的形式,对我们周围的人进行宣传教育,为降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做一份贡献。板书设计:人的性别决定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男性:22对+XY或44条+XY女性:22对+XX或44条+XX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精子:22条+X或22条+Y卵细胞:22条+X三、生男生女机会是均等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