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 【教材分析】本节选自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身体与健康地生活》第二章《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中的第三节物质运输的路线。本节主要学习血液循环的具体路线和循环的意义。具体路线——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等知识的点睛、综合概括和深化,又是后面学习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观看课件,能够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概述血液循环的组成和路线。2.通过阅读课本、观看课件,能够描述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和血液循环的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探讨血液循环过程的卫生保健常识,增进人体健康意识。【教学重点】1.血液循环的路线和循环的意义。2.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教学难点】血液循环的路线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搜寻图片、查阅历史、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与学生沟通,明确学生对历史事件——丝绸之路的意义的了解程度(与人体的血液循环相类比,助于理解和消化血液循环的重要性),做到知已知彼。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并回顾历史课中的有关事件。【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展示图片回顾历史事件——丝绸之路。提出相应的问题:事件发生的时间(时期)、地点(路线)和意义。从“丝绸之路”促进西汉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来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不失时机地衔接道:在我们的身体里也有一条线路,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完成着物质运输和交换的伟大使命,来保障我们身体内的各个细胞的生命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从而保证我们更有效的工作和学习。这条路线就是血液循环。下面我就带领同学们沿着血液循环路线走一遭。回顾历史事件,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丝绸之路:主要形成于西汉时期,路线是从长安出发到欧洲一些国家,是中、西方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交流和互助共赢的联系通道,这极大地促进了西汉时期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从而成就了汉唐盛世的美誉。思考老师所提的相关问题,共同探讨,总结归纳:中国和西方各国相互之间合作交流,开放包容,互通有无,从而更加繁荣和强大(这就是引入丝绸之路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之所在,类比血液循环的意义也在于交流)。热情高涨,急于“寻根溯源”2.新课出示学习目标和阅读并思考提示,明确任务,做到有的放矢。学习目标:1.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2.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3.做好血液循环的卫生保健。阅读并思考:1.血液循环的路线有哪几条。2.各循环的具体线路,发生的变化及结果。3.各循环之间的关系。4.血液循环的卫生保健。“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都是静脉血”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请同学们思考和讨论。自主阅读课本,观察图片及课件,参与探究活动,了解血液循环的分类和特征,思考老师所提问题。.对体、肺循环发生部位、路线和血液变化分别做以总结。通过颜色的区别判断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结合血管的种类,同学探讨和研究后就会得出“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都是静脉血”这句话不完全正确。体循环中正确,肺循环中恰好相反。从而纠正了个别同学的错误认识。3.拓展——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关系及卫生保健通过刚才我们大家的探究,我们了解了血液循环的路线,为了便于我们研究,我们把血液循环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叫做体循环和肺循环。请学生仔细观察血液循环模式图,了解血液循环的总体过程。提问:1.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还是先后交替进行?2.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彼此孤立的还是相互联系的,交汇于何处?3.归纳血液循环的整体路线和意义。总结:血液循环系统不但把养料和氧运输到全身的各个组织细胞,而且运走了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因此对保证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重要作用。血液循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做好血液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工作呢自主阅读课本,观察血液循环过程动画,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回答老师问题。得出: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不分先后的,是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血液流通路线的,并且二部分交汇于心脏。同学们畅所欲言,从饮食、生活习惯和体育运动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具体做法,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真正起到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效果。4.小结1..血液循环两路线:体循环、肺循环。2.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3.体循环与肺循环同时时行交汇于心脏4.血液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补缺。【板书设计】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路线一、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二、体循环(部位、路线和变化)三、肺循环(部位、路线和变化)四、体、肺循环的关系:同时进行,汇于心脏五、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 【教学反思】这节课不是第一教授,肯定也不是最后一次,可以说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和新的提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教学不是灌输给孩子知识而是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历程。本节课遵从孩子的认知规律先从孩子已知事件入手,请孩子分析西汉繁荣和昌盛的原因,引导他们总结出丝绸之路有利于中西方物质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为西汉的繁荣注入活力,成为其铸就盛世的助推剂。在此基础之上联系人体,要使人体有活力,我们体内也有一条丝绸之路——血液循环,由是新课就此展开。这样的导入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消化和提升。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无定法,在教学路上应始终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