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关注健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读懂药品使用说明书,举例说出用药常识;明确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这两个名词的意义;说出健康的定义。过程与方法:模拟一定的急救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健康的定义。学生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在知识方面,已系统的学习过人体生理、遗传与变异、现代生物技术、传染病和免疫等相关内容;在能力方面,已经过了两年的生物学习。故具备了自学此节内容的能力,教师只需要在个别地方加以引导即可。本班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思维活跃,但在重点把握上仍然存在欠缺,通过设计自学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知识时把握关键点的能力。教材分析本节的作用与地位本节课是本册教科书的最后一节,它着重体现了“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本节的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安全用药,涉及到学习阅读药品说明书,学习用药常识(在下一课时中还将涉及抗生素的相关内容);第二部分是家庭药箱,涉及家庭药箱中的常用药、家庭药箱主要用途、家庭药箱配备原则及定期清理家庭药箱;第三部分是急救方法,主要是人工呼吸方法的了解与学习;最后一部分是健康新概念,主要是健康新概念的定义。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读懂药品使用说明书,举例说出用药常识;(2)明确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这两个名词的意义;(3)说出健康的定义。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健康的定义。4、课时要求 1课时教学理念本节课采用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的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对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的模式是,学生先自主学习指定内容;之后教师提供相关练习题(基础知识以填空题为主,理解性知识以探究问题为主。);学习完本节知识点之后,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之后提供五道检测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当堂公布答案,对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讲解排疑;最后汇总学生检测的结果,看是否完成今天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以药品说明书上的一些常见字词为例,引发学生对安全用药的关注。联系生活经验,说出对药品说明书上的常见字词的理解。授课安全用药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安全用药部分的内容。阅读并理解课本知识点。让学生回答课件所展示的填空题。(目的:基础知识梳理)回答填空题。探究:为什么要注意用药安全。可相互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特殊人群注意合理用药;切忌跟着药品广告走……)展示两种药品的说明书,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应问题。(目的:练习,帮助学生读懂药品说明书。)完成此练习。家庭药箱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家庭药箱部分的内容。阅读并理解课本知识点。让学生回答课件所展示的填空题。(目的:基础知识梳理)回答填空题。探究:非处方药如何服用。可相互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按照药品说明书服药,;咨询医生……)探究:家庭药箱中的常用药、家庭药箱主要用途、家庭药箱配备原则及定期清理家庭药箱。说出家庭药箱中的常用药(医疗器具、外用药、内服药),家庭药箱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治疗头痛、轻度感冒、跌打损伤、恶心、呕吐、腹泻等常见疾病。),家庭药箱配备原则(遵循针对性、实用性、急救性等原则。),定期清理家庭药箱避免药品过期。急救方法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急救方法部分的内容。阅读并理解课本知识点。让学生回答课件所展示的填空题。(目的:基础知识梳理)回答填空题。展示人工呼吸方法的视频(目的:更直观的学习人工呼吸的方法)观看视频,学习人工呼吸的方法。健康新概念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健康新概念部分的内容。阅读并理解课本知识点。让学生回答课件所展示的填空题。(目的:基础知识梳理)回答填空题。探究:为了健康,我们应告别哪些不良生活习惯。可相互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熬夜、吸烟、酗酒……)小结从四个方面总结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安全用药、家庭药箱、人工呼吸、健康新概念。)与教师共同总结本节课知识点。随堂检测课件展示5道选择题。独立完成选择题。(1.(试题精选·苏州结业考改编)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安全用药是指( )A.减少药物的服用剂量B.减少药物的服用种类C.选择价格高的药物D.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恰当的药物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板书设计关注健康1、安全用药2、家庭药箱3、急救方法4、健康新概念教学反思本节课授课过程中,在学生自学相关内容时,将此部分所需要回答的问题展示出来,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在下一次教学时,可采用先不展示相关问题,等学生基本将课本知识看完后,再展示问题的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