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探究保护色形成的游戏过程,使学生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保护色的形成游戏以及讨论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游戏,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2.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1.模拟探究实验的过程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法、谈话法、归纳法等。教学准备:学生:学生分成10个小组,预习本节并且搜集有关的人工选择的事例资料。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观看一段视频,思考视频中的动物是什么?现在还有吗?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恐龙为什么会销声匿迹?在生命的长河里,不断由新物种的产生和老物种的消亡,推动这一过程进行的是什么?引出课题:生物进化的原因(板书)(通过视频,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情景展现:桦尺蛾的工业黑化事例。思考: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数量相等的浅色桦尺蛾和深色桦尺蛾分别放到工业区及非工业区的树干上,然后用望远镜观察树干上所发生的情况。一群爱吃桦尺蛾的鸟儿飞过之后,发生了什么呢? 2.让学生参与模拟鸟吃桦尺蛾的小游戏,体会保护色的形成过程。3.合作探究:(1)假如树林的桦尺蛾没有天敌,数量会有怎样的变化?(2)桦尺蛾有深色和浅色不同的性状,这是一种什么现象?这种性状能否遗传?(3)假如你是一个桦尺蛾,在工业污染区,你更愿意是哪一种?为什么呢?教师总结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的体现并介绍二、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中心内容:1、过度繁殖因此按照理论计算,即使是繁殖很慢的动、植物,也会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占满整个地球。 可见,生物普遍具有过度繁殖的能力。例:大象的寿命可达100岁,如果每对大象一生生产6头小象,经过750年,一对大象的后代就可达1900万头。 2、生存斗争虽然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但其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都很有限,任何生物要想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空间等而进行生存斗争,因而数量不会一直增多。例:一只雌蛙一次能产4000~5000粒卵,卵受精后发育成成蛙的,只占这些卵的5%-10%,这是由于生存斗争的结果。 3、遗传变异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而变异却是不定向的,有可能是有利变异,也可能是不利变异。4、适者生存能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教师总结得出:自然选择内容的本质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你能用自然选择来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吗? 原始长颈鹿的后代中有 和 的变异,并且这种性状是可以 的。由于原始长颈鹿 , 食物逐渐开始匮乏, 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生存下来的机会就很 ,逐渐被 ;而 的个体能吃到高处的树叶,能 下来,并且将性状 给后代,经过逐代的积累,就有了今天的长颈鹿。 (学生独立完成)总结:由此可见,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环境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导致生物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缓慢地进化,铸就了今天生物界的丰富多彩。 三、人工选择出示各种狗狗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它们都来自于共同的祖先—狼,引出概念: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思考:生活中,用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成的生物的品种很多,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同学踊跃回答课前所搜集的材料介绍各种人工选择的实例:引导学生对比自然选择,总结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选择者结果速度自然选择环境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较慢人工选择人类满足人类较快相同点:选择基础的都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四、习题检测1、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而美丽的琴鸟,它 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 ) 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B、变异所造成的 C、条件反射造成的 D、自然选择的结果 2. 下列有关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3.导致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A.生物之间相互排挤或残杀 ??? B. 生物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C.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D.有利变异的个体和不利变异的个体互相竞争4.一棵一年生的植物,即使每年只产生两粒种子,经过20年,后代的数目就能超过100万棵。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这种现象属于( )A.过度繁殖 B.生存竞争 C.遗传变异 D.适者生存5.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A.保留了高等生物类群,淘汰了低等生物类群B.保留了新出现的物种,淘汰了低等生物类群C.保留了有益于人类的物种,淘汰了有害于人类的物种 D.保留了适应环境的物种,淘汰了不适应环境的物种 6. 2012年9月,为迎接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工作人员在衡水湖为游客展出了园林工人培育的菊花30多种。这些菊花品种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C.菊花的适应性强产生的 D.气候条件不同造成的7.下列对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种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是内部因素,外界环境的变化是外部条件 B.生物遗传、变异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C.环境变化是物种进化的主要原因 D.自然选择决定着进化的方向 7.某治疗感冒病的药物疗效很高,几年后 疗效逐渐降低,其根本原因是( ) A.病毒接触药物以后,慢慢产生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C.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D.后来的药量减少,产生抗药性变异。 拓展延伸: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核心学说是“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理论。他认为长颈鹿的祖先原本都是短颈的,但是为了要吃到高树上的叶子经常拼命伸长脖子,通过一代代的遗传而演化为现在的长颈鹿。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