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六章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指导思想】生物学课程标准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基于以上指导思想,本节课将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梯度问题,归纳出自然选择学说基本内涵。【课标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教材分析】 本节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在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历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本节主要通过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探究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的活动、其他的生物进化学说、我国澄江动物化石群等内容,说明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意义。【学情分析】知识基础:知道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但学生常有这样的错误观点,即“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发生了某某改变”。能力基础:此节内容中的探究与其他实验探究不同,重点不在动手,而是动脑推理。需要教师设计问题串来逐步引导。情感基础:学生对生物的进化有一定兴趣,教师可以生物进化学说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进行本节内容的教学。【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探究能力等确定以下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能力目标:1、通过对问题串的分析,推测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过程。2、能利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情感目标:1、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2、认同并学习达尔文执着、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认识到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说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探究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难点突破:通过梯度问题串的设置,学生逐题分析,总结出达尔文地雀进化的过程和原因。【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分组,4人一组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播放视频问题导入同学们看了爬行动物时代的视频。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长达1亿多年,但是,它们却在距今6500多万年前神秘地灭绝了,恐龙为什么会灭绝??(是大行星撞击地球引发火山喷发造成的,还是因为恐龙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而逐渐消亡的??)?究竟哪种说法更正确呢?为什么总会有一些物种灭亡,新的物种又是怎样形成的?推动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是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倾听思考通过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科学家的故事,引入自然选择学说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物种的产生和旧物种的灭绝,推动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达尔文在吸收前人进化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个发现”之一。?(播放达尔文环球旅行的视频)通过教师讲解,认识科学家达尔文。 我们应该学习达尔文的精神尊重客观事实,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探究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要求学生阅读学案上的资料。组员独立思考问题后,组内讨论。问题:1、4种地雀主要的差异是什么?其它方面都类似,你能推测出什么?2、4种地雀喙具体有何不同?与各自所取食物类型相适应吗?3、推测4种地雀所生活岛屿的环境相同吗?4、若人为将4种地雀互换生活环境,会有何种后果?5、试想第一批到达群岛的地雀哪些能够存活下来?尝试说明4种达尔文地雀是如何从同一种取食昆虫的地雀进化而来的?6、在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给出达尔文的推测,与学生对以上问题的回答进行对比。阅读资料,独立思考后组内讨论问题。5、能存活的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身强体壮能抢夺到虫子吃的地雀;一类是因变异能够取食其它食物的地雀。存活下来的地雀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中繁殖,将这些特殊的变异遗传下去,若出现不适应环境的地雀会因缺乏食物而死亡,这样逐代累积,这些变异也就得到强化,逐渐进化成不同种的地雀。 学生常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即“生物为了适应某种环境,而发生了某某改变”。实际上,在大自然面前,生物并无选择权。只能是被动地筛选。经过逐代的淘汰和积累,才能形成新的物种。通过这6个梯度问题的分析,学生能够逐步感受到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来决定的。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推测与大师的推测基本一致,获得成功的体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给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并总结出核心内容板书: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用事例说明“过度繁殖”。总结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思想。总结出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思想,让学生对该学说有明确的认识。自然选择学说 应用给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原鸡经人工培育出其它新品种的鸡。讲述达尔文通过饲养鸽子,得到启示。习题巩固。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这些现象。通过实际应用来加深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生物进化学说在发展指出自然选择学说也有不足之处。简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我国澄江动物化石群。指出它们并非是对达尔文理论的全面否定,而是更完整地、更接近本质地丰富和完善了地球生命科学的理论。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我国对生物进化领域做出的贡献。认识到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物进化学说仍在发展。通过了解澄江动物化石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课 堂小 结1、借助板书进行知识总结;2、情感收获: 向达尔文先生执着、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致敬! 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断地怀疑和求证、争论和修正中向前发展。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总结本节课各方面的收获。通过板书回顾本节核心内容。谈情感收获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收获。【教学反思】科学史是生物学教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本设计以生物进化学说的发展历史为线索,重点强调了主流学说—自然选择学说的发现过程。本案通过6个梯度问题对加拉帕戈斯群岛地雀进化的原因及过程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通过分析现象,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远比死记硬背要牢固得多。另外,展现完整地科学史过程,更能让学生理解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在不断地怀疑和求证、争论和修正中向前发展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